核心提示 “到王宫,没有听到王为针敲银的声音,肯定会走霉运!”数十年前,泉州浮桥一带老百姓间流传的这句话,说的正是泉州最早、规模最大的侨批局(银信局)——王顺兴信局的盛况。如今不再闻敲银声,但这座百年信局依然引起各方面关注。昨日,记者听闻位于鲤城区王宫社区的王顺兴信局旧址正在加固整修后,随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历史 泉州最早侨批馆 泉州是著名侨乡,早在南北朝就有不少人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到明清时更盛。背井离乡的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有着深刻的眷念,羁旅的游子通过一封封家书与亲人联系。闽南话称信为“批”,海外华侨华人的书信就称作“侨批”。“侨批”原指海外华侨的家书,但因大多夹有汇款条,后来成为银信的代用词。在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完善的年代,侨批局就成了海外华侨华人情感的寄托,王顺兴信局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据《泉州市邮电志》记载:“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泉州王世碑在家中开设王顺兴信局。”泉州王宫村人王世碑1898年在马尼拉开设王顺兴信局,专营信款及汇兑业务,同年回泉州故乡开设信局,存续至1935年。信局成为泉州华侨史、邮政史、金融史的重要史迹。据记载,1936年对王顺兴信局进行查阅统计,该局1930年至1935年逐年银信含汇票业务量大银100万元,相当于每年收送银汇人民币1亿元。 1928年,王世碑的儿子王为奇兴建了奇园,主楼矗立至今,当年曾是信局的主要经营场所。另一个儿子王为针,也于一年后建造了船楼,两人分别经营海内、海外的业务。 曾经 无人管理闲置遭窃 王顺兴信局遗址包括奇园和船楼两片主体建筑。奇园是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地基离地将近2米,以防洪水侵入楼中。窗户均用琉璃玻璃,十二根刨光的通顶欧式圆柱,展示了古罗马的风韵,气派十足。第一层高约4.5米,沿着29级台阶即可登上二楼。这座建筑融合了中西艺术精粹,完整保存了那个年代建筑的精华。离奇园不远,就是形似大船的“船楼”。船首在10多年前被毁,仅剩下后座骑楼式排屋,依稀可以看出船尾的形状。 历经风雨,主体建筑在岁月的侵蚀下显现斑驳。过去几年,拥有奇园和船楼两大建筑群的王顺兴信局遗址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还时常遭到偷窃。奇园和船楼的遗址一点一点被破坏,里面的文物一点点流失,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本社媒体曾多次报道王顺兴信局废弃破败的现状,呼吁有关部门加以保护利用。 现状 加固整修恢复风貌 今年年初,王家后人开始对奇园进行适当加固整修,并进行布置和管理。在建筑外围的空地上,精心种植了小片竹林,草坪修剪整齐,青石地板错落有致,原本空地上搭建的民房建筑也将一一拆除。 走进小洋楼,仿佛穿越回到民国时期。中式镂空门窗、西式琉璃玻璃、木质雕花梳妆台和床、民国初期的浴缸,还有一些颇具民国风的物件摆设,时光就此定格。沿着吱吱呀呀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其中一间房间内一个旧式衣柜正如“魔橱”,打开衣柜门,把里面的底板推开,竟然另有玄机,往右转有一道“天梯”直上三楼,独具匠心的设计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目前二楼仍在进行简单的修整,原有的建筑格局经过修复后将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 经过大半年的修整,百年信局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光彩。在这里会不定期举行小型公益活动和闽南文化传播交流活动。社区的十几名小朋友在此学习拍胸舞、火鼎公婆、南音等泉州艺术,在一楼还有陶瓷、茶艺、泉州木偶等泉州文化产品展示。管理信局遗址的王家后人告诉记者,具体的保护开发方案还未形成,目前先以“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加固整修,未来不打算进行营利性的对外开放,将更注重遗址的保护和管理。 □记者殷斯麒 通讯员陈南骅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