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塑”困难重重 全面禁塑需先收费?
【抵制限塑为哪般】 唐·威廉斯自创网站“停止禁塑令”(stopthebagban.com)。他的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3年前通过了塑料袋禁令。“我当时想,这太过分了,”他说。于是他给别人发邮件,寻求对抵制禁塑令运动的支持,他说如今已有将近200人加入他的阵营。 他之所以反对禁塑令,一部分因为他喜欢各种为生活带来便利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认为禁塑令体现了一种“蔑视普通百姓的典型精英主义态度”。在他看来,“普通百姓”希望使用免费的塑料袋。 “他们花在推动这类禁令出台上的钱,拿出一小部分,就能雇10到20个工人,每天负责上街捡五个塑料袋。”威廉斯认为,这样就可以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为宣扬他的观点,他还特地订购一批特制的塑料袋,一面印上“一个安全、清洁、方便的违禁塑料袋”字样,另一面印着“我选择塑料”。“我把它们带到食品杂货店,分发给排队结账的人。这真像黑市交易。他们东张西望一下,像在问别人:‘我们能被允许用这东西吗?’” 威廉斯的抵制运动完全是个人自发性质,更多抵制禁塑令的组织,如“把禁令放进袋子”、“美国进步塑料袋联盟”等,幕后多多少少都有塑料袋制造企业的赞助。应对关于禁塑的讨论,这些企业当然也没闲着。像“美国化学协会”这样的游说团体,不仅宣传广告做的足,还积极打官司、资助抵制禁塑令的公投、赞助旨在推翻已有地方性禁塑令的请愿行动。 这一方宣传的主要论点是:一次性塑料袋比纸袋更环保,因为后者更重、生产运输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在垃圾掩埋场中占据更多空间;可重复利用的布袋等,则不安全也“不爱国”,因为可能滋生细菌,而且不少是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生产,有损本国制造业工人的利益。另外,对塑料袋强制性征收任何额外费用,例如美国首都华盛顿2010年出台的每个袋加收5美分政策,最终受损的是穷人。他们还宣称,理论上,塑料袋完全可以循环利用。 在反方听起来,这些论据完全站不住脚。比如,纸袋虽然消耗木材,却远比塑料袋容易降解,后者完全自然降解需要1000年之久。至于“理论上可回收利用”,至少在美国大城市代表纽约,现有的便利回收系统仍无法处理塑料薄膜,商店的塑料袋回收项目也运行得不太成功。即使按照塑料袋制造行业的乐观估计,也仅有15%的塑料袋被回收利用,而环保组织的估计,这个比例则低于5%。 “美国进步塑料袋联盟”主席马克·丹尼尔斯也是世界塑料袋制造龙头企业Novelex的一名高管。他认为,环保主义者们“绑架”了塑料袋议题,夸大了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他还强调,Novolex最近花了3000万美元,在印第安纳州盖了家新工厂,专门用于回收利用塑料袋,另外还向沃尔玛等超市赠送教育光碟,呼吁装袋时“6个一装”而非“4个一装”,以节省塑料袋的使用。 【全禁难,先收费?】 纽约市卫生专员凯瑟琳·加西亚说,要减少塑料袋使用,需要“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指加大宣传攻势,包括和市政厅合作,向市民们发放印有纽约市绿色运动吉祥物“小鸟博蒂”的环保袋。“偶尔,要让每个人开始改变,我们需要点别的东西,”她说。纽约市每年花费1000万美元处理市民丢弃的一次性包装袋,包括纸袋和塑料袋,而雇清洁工捡拾街上废弃包装袋的费用远不止于此。 向来以革新意识为傲的纽约市,在这个问题上落后于其他城市和国家。早在2008年,中国就禁止所有商品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同一年,时任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提出,每个食品专用塑料袋加收6美分的建议,结果不了了之。目前,纽约市议会有几名议员在推动“每袋收费10美分”的政策建议,但要落实到立法还有不少路要走。 珍妮·罗默是一名来自加州的律师,曾积极推动旧金山出台限塑令,因此成了美国知名的“限塑令专家”。三年前罗默搬到纽约,希望为这个城市的限塑运动做贡献。她赞成加收10美分的方案。“如果全面禁止,传达的信息是‘你再也不能拥有这样东西’。但如果是收费,消费者可以做一个选择,‘花这个钱去买这个袋子值得吗?’” 自从2002年开始每个塑料袋加收15欧分,爱尔兰的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了94%。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分析说,“收费”效果如此卓著的部分原因,是“塑料袋变成一个社会舆论上难以接受的东西,就像穿裘皮大衣或遛狗时不收拾干净狗的排泄物一样”。 如果纽约人现在就下定决心,也许十年后,禁塑令也许就像今天的禁烟令一样理所当然。(沈敏)(新华社特稿) |
- 2015-05-29限塑应多依靠经济手段
- 2015-05-28推行“限塑令”还需“服务+”
- 2015-05-28尴尬限塑令暴露执法无力
- 2015-05-28限塑令七年之痒该怎样破解
- 2014-07-10限塑6年仅开出6张罚单 部分市场塑料袋乱用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