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车软件市场竞争激烈 优步遇强劲对手
【竞争白热化】 在很多市场,Lyft和优步没有太大差别。司机收入差不多:两家公司都收取20%左右的佣金;Lyft允许司机通过软件收取小费,但不是所有乘客都会给小费。多数乘客手机上同时装了两家软件,在很多城市,费用、等候时间和用户体验大体一样。 正因服务同质化,两家的竞争也变得白热化,有时甚至显出几分幼稚。去年,Lyft出具一份分析报告,指控优步员工用Lyft叫了5560次车然后无端取消,故意烦扰司机们,同时加长了其他数千名乘客的等车时间。优步否认指控,并声称Lyft对它干了同样的事,后者当然也不承认。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临界点”报道,优步曾对Lyft发起一次代号为“SLOG”的猎头行动,雇用一些“临时工”用Lyft打车,上车后就开始说服司机跳槽到优步。优步回应称:“我们要招聘司机,就得跟他们交谈,这意味着我们得先上他们的车。”两家还互相在对方的公司大楼前树立印有讽刺性话语的广告牌。 把更多司机招揽到麾下是关键,于是,在一些城市,Lyft曾把给新加盟司机的最高奖励涨到750美元现金,并承诺一周至少收入1200美元。优步也对新加盟和推荐他人加盟的司机给予丰厚奖金,对从对手公司跳槽而来的司机则奖励500美元。 这些投入对Lyft来说负担更重。目前,在旧金山等起步较早的市场,Lyft实现了盈利,但在其他很多城市仍处于亏损状态。TechCrunch网站报道说,Lyft还准备在营销方面花1.5亿美元吸引乘客,另外5000万美元用于招揽新司机。 Lyft的服务已经扩展到65个城市,2016年收入估计将比现在翻一番,但在这些数字背后,它也有一些明显的错着。比如优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成功进入纽约市场,代价是让麾下司机与当地出租车行业协会签协议。Lyft去年夏天打算开进纽约,却未吸取教训,坚持不与出租车协会妥协,甚至惹恼了纽约司法部门,将其视作藐视法纪。几个星期的对峙后,Lyft终于和优步一样让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在全世界,打车软件服务都处于微妙的法律灰色地带。Lyft在主营业务上做不了什么大动作,想要突出重围,无非强调企业文化、“优化用户体验”。它花了不少功夫在司机乘客之间建立纽带:举办派对,推出可以让乘客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司机动态的程序,鼓励司机给乘客发小饼干,在车上放各种戏服供乘客自拍,在软件上添加司机个人信息,如故乡和个人爱好,以增加亲切感。它强调更安全的旅程、更好的售后服务,吸引更多女性乘客。它的公司高层近半数是女性,用户半数以上是女性,在大本营旧金山,三分之一的Lyft司机也是女性。 也许考虑到这个,伊坎才不顾多方警告,毅然巨资投入Lyft。要彻底打败Lyft,优步需要下足成本,但它会吗?“价格战?如果你是19世纪想控制石油市场的洛克菲勒家族,也许还可能成功。但考虑到Lyft已经募集到这么多钱,而且它的投资人资本很雄厚,我不觉得优步白送人乘车有什么作用,”伊坎说。何况,投资Lyft比投资优步便宜多了。 “这是一种交通服务。我们有很多家航空公司,很多家游轮公司,这些公司随着时间推移都渐渐发展出区别彼此的特色。在这个领域只有一家独大,我觉得这说不通。”(沈敏)(新华社特稿) |
- 2014-02-25规范打车软件市场应“宽严相济”
- 2014-01-21新一轮砸钱抢入口:阿里、腾讯火拼打车软件市场
- 2015-08-13滴滴等打车软件补贴周期或终结 雨天加价叫车
- 2015-08-12打车软件将动态调价 恶劣天气叫车或有“溢价”
- 2015-07-15打车软件“补贴”催生需求泡沫 企业经营风险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