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 专题> 正文

福建土楼的建筑原料及工艺

有句客家谚语“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土楼的重要原料之一:特殊配方三合土加入经过比例计算的红糖、蛋清和糯米饭3种材料,筑咸的墙体不但不怕水浸,而且越古老越坚硬,几乎与石头一般。

我坐在天井的石凳上,和土楼老建筑师讲话。他已有八十岁,饱经风霜的脸像土楼的墙,布满一条条沟壑,二十年前,完成了最后一座土楼之后,他改行种果树。

我问,土楼是土筑成的,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古时代,如何把福建土楼建筑得如此坚固?

他答,奥秘在土的配方。

首先,土楼墙体用土必须经过配方,而不用单一的泥土。它选用无腐植质的净红壤土,按比例再配以细河沙、田底层泥和老墙泥,配合做匀,然后泼水,反复翻锄均匀发酵。用泥需干湿适宜,干湿程度为泥一抓成团,丢出碰地即散最佳,此土谓之熟土。做泥是土楼建造很关键的一道工序和一门经验极强的艺术,这一工序决定了整座土楼工艺的质量等次与成败。用土上堆翻锄发酵得越充分越好,功夫不到,土发酵不够熟,夯出来的墙会因为气温、湿度的变化而再发酵,缩水、开裂,最后导致墙体倾斜,甚至无法再将工程继续。

我又问,传说筑墙的泥中加了红糖、蛋清和糯米饭,真的吗?

“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啊!”老建筑师说。

筑墙的三合土加入经过比例计算的红糖、蛋清、糯米饭3种材料,这3种材料使用很讲究,红糖必须溶化完全,不见糖结:蛋清要反复搅拌打散,起泡发酵;糯米饭则要求不见米粒,呈汤水化状态。建造墙体时,还需在墙体中埋入杉木或竹片,甚至放进大石块为墙骨,以增强抗力。远在水泥未问世之前,土楼人就发明了这种制作坚固墙体的办法,这种墙体不但不怕水浸,而且越古老越坚硬,几乎与石头一般。


土楼的底层均作厨房、饭厅,有的也作牛栏、猪圈。底楼对外绝不开窗。2层楼为放置谷物和农具的杂物间,对外也罕有开窗。3层以上为卧室。楼上楼下的房间及每一单间均一样大,一般为10米2左右,显得狭小,仅容一床一橱一桌,反映出客家家族不重卧室而以厅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习惯。大多土楼内的走廊为敞廊,大家共用,每个房间的门与窗都开向走廊。也有一些土楼内部以八卦式单元切割或从一楼到顶楼每一间均为独立单元。各家人靠楼梯上下相连。永定湖坑乡的“振成楼”,外圈以八卦形分成8组居室,每单元6间,每层48间,4层共192间。每单元防火墙相隔,有拱门相通,楼下各有一间浴室。

按宋代建筑名著《营造法式》中之标准技术,夯土墙的高与厚之比为3:1—4:1,即一座14米高的楼房,其墙厚至少需要3—4米,而客家土楼墙体高与厚之比大致为6:1,甚至7:1,一座四层土楼高3—15米,其底墙一般厚是1.5米,五层楼高15—20米,墙厚也只有1.5—2米,薄墙体撑起高大楼。

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须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3道封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如建于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乡的“环极楼”,300年来经历了数次地震,1918年农历四月初六的大震,仅在其正门右上方3楼到4楼之间裂一条50公分宽的裂缝,由于圆楼墙结构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时略向内斜,呈梯形状,向心力强。70多年来竟神奇地自然弥合。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