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专题> 正文
□ 记者 陈燕棠 通讯员 马斌 随着福建土楼申报世遗成功,前往“土楼王子”振成楼的游客量成倍增长,这让永定湖坑镇洪坑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美。 3月9日,洪坑村里绿意浓。如织的游客纷纷走进振成楼参观。打出生就住在振成楼里的林尚康正在接一个订购茶叶的电话:“好的,我马上发货,待会你把地址发给我。”一个上午,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不是找他订餐,就是请他当导游,或是买茶叶。 “我一家10个人靠土楼‘吃饭’,收入主要有四块,门票分成的收入、楼租的收入、做导游的收入和做生意的收入。”林尚康介绍道,去年,他家有3人领到了每人980元的景区门票分成,而这得益于县里2009年出台的土楼景区门票收入分配方案。方案规定,由县里的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把每年洪坑景区的门票收入的10%分给村里,其中8%分给村民,2%作为村集体收入。 门票分成让2600多位洪坑村村民当上了土楼公司的“股东”。为了确保分公平、分到位,村里专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作了一系列规定,在县纪检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严格把关分成对象。“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景区门票收入,要符合条件。门票分成对象和金额要张贴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发放。” 洪坑村党支部书记林桂阳说。 去年,林尚康全家还分到了2.75万元的楼租收入。土楼公司出资租用洪坑村的9座土楼,每年支付可观的租金分给楼里的住户。振成楼的楼租是11万元,因为占四分之一财产,林尚康一家分到了最多。 一座楼富了一方人。除了门票分成收入和楼租收入外,林尚康一家还兼职当导游、开酒店、卖旅游纪念品和茶叶。现在,他每天都要给五六批游客当导游,忙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酒店每天也大约有10来桌客人。更为红火的是茶叶生意,游客多的时候一天交易额有几千元。 “振成楼里的另外13户人家也都有开店做生意。每个家庭一年下来都会有三四万元的收入。”林尚康说。 不知不觉时近中午,景区迎来了客流高峰。记者走出振成楼,行走在景区里,看见身穿红色制服的土楼公司员工要么忙着给游客讲解,要么开着电瓶车载着游客逛土楼,一派繁忙。 土楼公司洪坑景区管理公司经理游海波说:“现在公司聘请了大约200名本地员工。你现在看到的导游、电瓶车司机、保洁员等几乎都是本地人,他们和城里人一样,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收入。” 据介绍,目前本地员工中,导游的收入和接团量挂钩,多者月收入有五六千元,一般的也有两三千元;保洁员工资则按工作量计算,从600元到1100元不等;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每月的收入也有2000多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要翻一番”;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而提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永定县,也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去年10月24日,中共永定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永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振成楼楼主阿耕自豪地说:“以前大家都纷纷外出打工,这几年旅游火了,大家看到了商机,都争着回家。”据悉,近年来,永定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约600元,其中土楼片区村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约3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