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 华人视线 > 正文

抓住基层组织建设“牛鼻子” 致公党福建省委大力开展“党员之家”建设活动

2019-11-28 22:25:27  陈佳丽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兰楚文  
活动11月27日在泉州举行。

致公党福建省委主题教育活动媒体采访行座谈会现场。

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丽 文/图)“2019年8月以来,为进一步走心做实‘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抓住基层组织建设的‘牛鼻子’,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大力开展‘党员之家’建设,目前全省已有40家‘党员之家’建成投入使用。”11月27日,在泉州举行的致公党福建省委主题教育活动媒体采访行座谈会上,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吴棉国如是说。

据吴棉国介绍,“党员之家”以“学习交流、沟通信息、服务党员”为宗旨,致力打造展示福建致公党形象的阵地、提升组织活力凝聚力的阵地、学习弘扬优良传统的阵地。目前建成的40个福建致公党“党员之家”中,14家位于泉州地区,因此,为挖掘总结基层组织在“党员之家”建设活动(简称“建家”活动)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效,致公党福建省委会组织了本次媒体采访行活动,以进一步宣传基层组织“建家”创新工作方法,助力夯实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活动成员一行参观致公党晋江市西园支部“党员之家”。

加强共建联动 打造服务地方建设新载体

“2018年4月,西园支部与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第一支部联合开展了援学资助西园街道贫困大学生活动。近年来,我们与共建单位有很多这样的互动。”在致公党晋江市西园支部“党员之家”,该支部主委蔡庆荣向参加活动的各媒体代表介绍了该支部的建设情况。

蔡庆荣表示,为了更高效地整合资源,发挥“党员之家”沟通交流平台的作用,西园支部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了“三位一体”特色党建格局,即与中共基层党组织、属地商会社团、对外联络单位开展结对共建。目前,西园支部与中共晋江市西园街道工作委员会、西园街道商会和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第一支部建立了“结对子”关系,共同开展参政议政、社会公益等各项工作。

“西园支部‘三位一体’的共建模式构成了一种‘微统战’格局,使支部‘党员之家’成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新载体,传递了致公党正能量。”蔡庆荣说。

致公党泉州市鲤城区工委会主委杨亚华向媒体代表介绍“党员之家”相关情况。

发扬文化特色 加强组织活力与凝聚力

进入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美食街的致公党鲤城区工委会“党员之家”,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党员之家”标志和“不忘合作初心,携手共同前进”主题教育标语。充满闽南特色文化元素的场所内,展示厅、会议室、图书角、资料室、恳谈室、舆情分析室和休闲室等场所一应俱全,为党员提供了教育培训、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的良好场所。

泉州讲古传承人、致公党鲤城区机关支部副主委高菲菲现场为各媒体负责人进行了泉州讲古表演,以抑扬顿挫的地道闽南语讲述了富有泉州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彩人物故事。

致公党泉州市鲤城区工委会主委杨亚华表示,“党员之家”还经常邀请泉州南音、李尧宝刻纸等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前来开展文化传习活动,吸引了大批党员及闽南文化爱好者前来学习观摩。“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引入‘党员之家’活动,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凝聚党员力量,是致公党鲤城区工委‘党员之家’的一大亮点之一。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党员之家’建成富有闽南文化气息、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致公党泉州市丰泽区工委会主委黄晓良(左一)向媒体代表介绍“党员之家”相关情况。

创新“建家”形式 展示福建致公党正能量

泉州市丰泽区罗格林大厦,是致公党泉州市丰泽区工委会党员林树坚创办企业所在地。企业场所内开辟出了三个空间区域,是该工委会“党员之家”所在地。

“党员之家”宣传展示墙多角度展示了致公党历史、职能以及履职成果及党员风采,摆放了各级党刊、参政议政学习材料等;宽敞明亮的学习互动交流区为党员提供了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联络联谊活动的场所;能容纳40多人多媒体教育培训区设施齐备,满足了党员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需求。

丰泽区工委会主委黄晓良告诉记者,通过党员企业支持、与党员企业共享空间的创新性做法,该工委会“党员之家”得以迅速落地建成,为党员们提供了一个思想精神与学习活动的家园,他认为这样的“党员之家”创建方式可供借鉴。“在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今年开展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中,仅我们区工委会的党员便荣获了一个一等奖、二个二等奖。”黄晓良自豪地说。

谈及致公党福建省委“建家”活动的下一步工作部署,吴棉国表示,省委会将大力倡导各基层党组织继续坚持以“建家”工作促进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服务履职功能,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发展活力、创造力、凝聚力,创新党务管理和服务新方式,走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