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 正文
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共同话语研究
usa.fjsen.com 2019-07-15 09:08:02  查明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佳丽

5月中旬,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晚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8000多名演职人员献上各具特色的歌舞表演。据俄新社报道,在嘉年华活动上演唱了《今夜无人入睡》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说,活动为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活动,他深深感受到文化间的交流和相互融合。他还认为,音乐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它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沙特阿拉伯决定把汉语列入沙特学校和高等学府的教育课程,使沙特学生有机会接触多元文化。沙特文化部还设立了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文化合作奖,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的优秀研究成果,鼓励阿拉伯语和汉语书籍互译,支持艺术、文学和知识方面的创新作品,以推动中国和沙特两国间文化交流互鉴。

人文交流具有人文性、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

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大国外交的三大支柱,为政治和经贸外交保持了人文温度。

近年来,中外人文交流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具有全领域、全方位的特点。一方面,在九大高级别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与相关国家在教育、科学、体育、青年等领域的活动交流非常活跃。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型系列项目陆续推出,形成了规模效应,呈现出系统性、持续性、开放性的特点。

中外人文交流特点鲜明、亮点频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除国家层面的大型人文交流项目外,各省区市也推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项目。二是加强了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中印、中非、中阿的人文交流。三是从重项目、活动开展,到重更深层次的民心相通;从重实践,到重理论研究;从重英语国家和地区,到重非通用语国家和地区;从重讲述、传播,到重接受和效果。四是高校加大了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力度,来华留学生的人数历年增加,将成为未来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知华、友华的重要力量。

在扩大中外人文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互通领域大有可为。《意见》指出,要构建语言互通工作机制,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语言互通,开辟多种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

用对象国的语言来进行人文交流,可以增强对象国民众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对促进民心相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中国不少高校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了“多语种+”人才培养战略,发挥多语种优势和学科特色,将中外人文交流、区域国别研究高端人才培养作为发展战略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仅仅掌握语言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深入了解语言对象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此,中国高校的外语专业有必要实施改革,增强大文科意识,深化外语专业教学的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的中外文史哲知识结构培养。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对象国的文化和制度,了解其国情、民情、民族性,为成为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力量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要冲破在国际上“有理讲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瓶颈,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的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如加强高级别人文机制研究和顶层设计,寻找中外文化的契合点和共同话语研究,加大中外文化交流的一般性规律和成功案例研究等。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一是以中国的政治立场、文化立场为主导,把握中外人文交流的方向,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二是主动性和问题意识。在人文交流活动开展中,针对误解和偏见,主动开展相关活动,有针对性地纠偏,增进理解和亲和性。兼收并蓄,就是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此外,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们要积极发挥中美人文交流、中欧人文交流的基础建设作用,大力加强同中国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文交流,不断完善亚洲文明对话机制等,最终实现“民相亲、心相通”。

(本报记者 贾平凡采访整理)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