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霞镜新城保障房在加紧建设。记者叶义斌摄 福州日报记者组 “签约期刚过5天,程厝里片区征迁签约率已超80%。” “南公园片区,仅用45天时间,就基本完成房屋征收工作。” “三江口片区一批旧改项目已做好准备,近期将进场动迁。” …… 连日来,我市连片旧屋区改造战场捷报频传,一波波“签约封房潮”“征迁安置潮”“喜迁新居潮”,在各个旧改项目工地不断上演。与此同时,我市结合水系综合治理,加大沿线老旧房屋和违建的拆除力度,着力改善群众居住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有福之州。 举全市之力打好旧改攻坚战 去年实施54个连片旧屋区改造 2017年8月21日,中共福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决定,启动2018~2020三年旧改行动,逐步消灭连片旧屋区。这是我市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旧屋区改造行动。按照计划,五城区启动实施106个连片旧屋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35259亩233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92907户。并且三年任务两年安排,其中2018年计划改造51个项目,2019年计划改造52个项目,储备3个项目。 这次旧改行动,力度也创下近年之最。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这场旧改攻坚战。当下,各旧改项目现场如火如荼,广大干部扎在一线,掀起一波又一波攻坚热潮。 马尾区朏头片棚户区项目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征迁指挥部,发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工作开展,目前征迁签约率达99.5%。 仓山区组织四大征迁指挥部组团作战、集团攻坚,三江口片区厚峰收储地块、樟岚收储地块、湖滨北苑等项目正在加速征迁扫尾,梁福小区、马三补征地、福乐新苑、下洋收储地块等项目近期将进场动迁。 台江南公园片区项目推行科学征迁、合力征迁、高效征迁、阳光征迁、温情征迁“五位一体”工作法,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社区和居民家里,形成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的局面。 鼓楼区全面部署实施“一线工作法”,将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个人有任务,团队有协作,大家在比学赶超中“快乐征迁”。程厝里程府大院的征迁涉及近30户人家,分配问题是块“硬骨头”。攻坚队员与经合社高度配合,把一次次协调会变成一场场小型聚会,终于打开征迁工作局面。 晋安区旧改更是开展得热火朝天:岳峰村项目以能人带头,汇聚多方力量,仅用50多天就完成征迁;晋安湖公园项目,“娘子军”打头阵,撑起旧改的一片天;鼓山镇前后屿及周边组团项目,涉及4000多户,在签约期内征迁完成率超99%,其中鼓一村仅用33天就实现100%签约,征收速度之快全市罕见。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去年共实施54个连片旧屋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15016亩113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1116户,超额完成去年初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 温泉街道征迁小分队在汤边社区程府了解涉迁户诉求。 让安居梦照进现实 一批批居民告别旧屋住进高楼 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卧室……昨日,在位于台江区新港苑的新家,陈振铨夫妇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幸福新生活。“以前怎么也不敢想,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陈振铨感慨地说,之前住在排尾的旧房,居住条件和环境都很差,采光不好,空气也不流通。征迁启动后,他第一时间签约,4个月后就拿到新房。 同样是旧改受益者,仓山区城门镇的潘健松正忙着新房的装修。“房子在潘墩新城,150平方米,现在装修基本完工了,计划5月住进来。”40多岁的潘健松言语中充满幸福。旧改项目实施前,他和家人住在潘墩村一栋自建民房里。“以前居住环境差,路也不好走,现在大变样,崭新的电梯房,周边道路四通八达,幼儿园、小学就在家门口。”潘健松感叹道,“我市实施的旧改工作,让不少村民开启了新生活。”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晋安区泉头旧屋区连片改造引来众多知名房企。值得一提的是,片区内地块五A和五B(即世茂五四理想城项目)是福州市第一个安置型商品房建设试点,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房屋征收、拍卖出让、开工建设等环节,创造了房屋征收与项目建设的“晋安速度”。去年6月,世茂理想城开始施工,计划建设17栋商品房,其中安置型商品住房1307套、可售商品房380套。项目计划2020年6月底竣工,届时1000多户涉迁户将住上新房,享受和商品房一样的居住品质和配套。 旧改,不仅圆了一批又一批群众的安居梦,还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一年多来,仓山区结合旧屋区改造,全面梳理各项民生、产业用地情况,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完善了公建配套,还研究谋划二环路沿线工业、商业布局,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旧改,还为人们留住了乡愁记忆。鼓楼区将旧屋区改造与“城市双修”、文物保护等有机结合。欧冶池至城隍庙周边旧屋区改造项目的实施,既保护和传承了历史风貌,又为市民营造了怀古探源、休闲休憩的城市文化空间。本月初,位于冶山春秋园的仁寿堂展馆开馆,“寻根闽都·冶山史话”和“忠勇仁寿·萨镇冰”两个主题展览让冶山历史风貌区更热闹了。 治理后的流花溪水清岸绿景美。记者 叶义斌 摄 “改”出水畔好生活 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更宜居 城市建设和治理是项系统工程,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我市把重点推进的城区水系治理工作与旧屋区改造一起考虑,下大决心,在为城市褪去“旧衣”的同时,利用腾出的大量沿河空间,筑起截污防线,种下生态绿意,建起休闲空间,让旧改福利最大限度惠及百姓。 “这里原先满眼的水葫芦,哪里还有内河的影子!”家门口流花溪的蝶变,让泰禾红树林小区的居民津津乐道。如果河畔的香积寺和繁茂的“甲天下榕”会说话,它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述说这2年“看见”的变化。 从“满身伤病”、“治愈”可期,到活力新生,伴着旧改的冲锋号一路“护航”,流花溪畅通了水脉,河道最宽处达80米,再也不是之前处处淤积、看不出模样的臭水沟。 除了河畅水清,得益于拆出来的沿河空间,流花溪沿线种下棵棵绿树、筑起优美的岸线、修起休闲步道。一座座沿河休闲公园,让飞花逐流水的水畔新生活触手可得。 台屿河被周边居民称为家门口的“福水”,这也是“拆出来”的福利。原先这条断头河贯穿台屿旧屋区,岸线房屋林立、河道淤塞、水体封闭,加上民房污水直排,是有名的黑臭河。 为给河道治理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我市全面加快台屿旧改项目,从2017年6月至2018年下半年,已完成210余万平方米沿河拆迁。一场全方位再造台屿河的战役全面打响:在旧有河道基础上,从奥体中心南面至透浦村段新挖1800米长的河道。“加长”后的台屿河,全长5.3公里,让洋洽河与流花溪顺畅连通。 柳树、香樟等千余棵绿树沿岸遍布;水畔种着鸢尾、水生美人蕉、睡莲等10多种水生植物;驳岸生态框撒播波斯菊、铺设生态草……整体、自然的生态空间,是旧屋区改造为台屿河带来的生态美景。 结合旧改实施,我市深入开展巡查和调查摸底工作,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纳入整治范围,同时开展“两违”治理,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带来了居住环境和沿河生态的全面升级。 记者了解到,按市委、市政府部署,内河两侧6米至12米范围内,通过106个、2500万平方米的连片旧屋区改造,对300个老旧小区进行治理,实现雨污分流,筑起城市截污的第二道防线。拆下来的空间,也都用来种树、修路、亮灯、造景、建园,打造公共休闲空间。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绿道406公里、建设串珠公园168座,整个城区水系正逐渐形成一条亮丽的休闲旅游观光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