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定海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700多年风雨飘摇,小渔村内留有不少古老印记。 作为连江县乡村振兴试点村,定海人将对“老文化”的坚守内化到“新振兴”的奋斗中,海上养殖、海上捕捞、海上工程船等各项产业齐齐发力。“现在村里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我们也很有信心。”村民黄家殿说。 “老传统”成就大丰收 上世纪80年代,城里人的月工资收入不过几十元,定海村人均月收入就达到几百元。“全村贫富差距不大,这与定海人‘抱团取暖’的基因有关。”黄家殿说。 黄家殿告诉记者,定海村位于闽江、敖江两江入海口,海底沉积了厚实的贝壳层,这是石灰烧制的重要原料,因此“扒壳”渐渐成为定海人讨生活的一个门路。“鼎盛时期,全村‘扒壳’船32艘,涉及700多户。”定海村村支书黄祥连介绍,为了避免恶意压价,实现有序经营,1984年村民自发成立指挥船,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以保证价格稳定、合理分配。 时至今日,定海渔船延续编队而行的惯例,一艘渔船如在外海出现技术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其他渔船可以马上实施救援,避免意外发生。不仅如此,任何一条渔船遇到鱼群都会马上通知其他渔船,共同捕捞。“大家不是单打独斗,要让每条船都有收入,都能赚钱,就在不久前,渔民有大丰收,两个晚上卖了100多万元呢。”黄祥连说。 “老手艺”开拓新市场 2000年后,随着产量的日渐减少,“扒壳”逐步走向末路,定海人积极谋求转型,又闯出了一个新行当——海上工程船。 黄祥连告诉记者,2004年,几位村民集资100多万元买下了一艘内河航运公司退下的海上工程船,当时正好航管局正在招募工程船,要打捞一艘阻碍航道的钢筋沉船,定海村民毫不犹豫承接了这项任务。“我们的船长、吊车工都有多年的扒壳经验,日积月累的手感足以与汹涌的海流对抗,精准打捞。” 这一次成功尝试为定海人开拓了一个产业。“‘扒壳’的船长很多只有初中程度文化水平,硬是一级一级考下资质,小船慢慢淘汰,换了一艘艘更大马力的大船,村里现在共有10艘工程船,最大的投资达到8000万元。”黄家殿介绍,如今定海人驾驶的海上工程船不少活跃在海外,比如印尼、马来西亚,最远到过伊朗。 与黄祥连同龄的许多定海人,10多岁当渔民捕捞,20多岁扒壳,30多岁当上大船长。从近岸生产到跨国生产,他们的人生轨迹就是定海人开拓进取奋斗史的最好诠释。 “老文物”迎来新使命 走进定海,穿过热闹的街市,尽头便是面海而筑的南城门。城门是定海古城城墙的一部分,于1387年修建。城门的石匾上阴刻着四个楷书大字“会城重镇”,意思是定海古城扼守省府福州门户。村内,这样的“历史宝藏”还有不少,比如定海琉球墓、白礁沉船遗址、海潮寺等。 定海是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也是我国最早的两期水下考古人员培训地。文物在岁月中沉淀,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使命。记者了解到,连江县目前发布了《筱埕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计划以定海村为核心,打造形成以历史文化旅游、滨海休闲康体娱乐、观海特色民宿为一体的定海古城旅游片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