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院老年人在餐厅就餐。(音西街道办公室 供图) 东南网11月6日福清站报道 记者 张雅楠 早上10点多,站在龙溪村幸福院外,厨房中飘出一阵阵的饭菜香引得人食指大动。院内,十几位老人一边坐在院中聊天、晒太阳,一边等候开饭。 11月5日上午,记者在福清市音西街道龙溪村幸福院便看到这样祥和美好的场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建设‘幸福院’,让乡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音西街道纪工委书记王峰华表示。 全方位生活保障 老人点赞 据村书记黄章坤介绍,龙溪村幸福院是在原村小学基础上改造而成。当地生源并入音西中心校区后,校舍便闲置下来,现在重新利用建起了幸福院。记者看到,目前幸福院共两层,一楼主要设置了厨房和餐厅、保健室,二楼设置了老年活动室,里面有棋牌设备、电视、报刊书籍阅览区等等,还分别设有男、女休息室和洗衣房。 在院中,一位96岁的建国前老党员反复地对记者表示“感谢国家和政府,谢谢,谢谢……”。据了解,这位老人家目前和小儿子住在一起,但他更喜欢每天到幸福院里和其他老人聊聊天、说说话,和大家一起吃饭,白天基本都在这里度过,晚上才回家休息。 午餐时间,三菜一汤,有炸鱼、炒包菜、土豆胡萝卜炒肉,还有排骨汤。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们帮老人们端上搭配好的饭菜,老人们边闲聊边吃饭,其乐融融。 目前,龙溪村幸福院与音西卫生院建立合作,音西卫生院派医生过来定时定点为老人们量血压、健康咨询,监控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为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健康体检,最大程度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就医保障。 黄章坤告诉记者,每个老人每月只需交350块钱,即可享受日间照料、娱乐休闲和医疗保健。目前幸福院只是试运营,各项服务设施还要进一步完善。在饮食方面,现在只提供午餐,且规模只能供30人进餐,未来将根据需求扩大规模,并增设晚餐,还要不断调整、更新菜单,争取做到一周不重样。在人员配备上,除了募集党员志愿者来服务以外,因为不少老人60多岁,身体还很硬朗,村两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让老人也自愿加入服务队伍,年纪较轻的、身体好的服务年纪大的、腿脚不便的,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也让老人有事可做,发挥余热。 保障养老需求 提高幸福感 党的十九大以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保障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便提上了日程。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10%,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7%,便可以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龙溪村全村人口725人,60岁以上有106人,占全村人口约14.6%;70岁以上68人,占全村人口约9.4%。“龙溪村有低保户、退休老干部、建国前老党员和其他留守老人,村两委根据方方面面的情况,将幸福院的建设纳入“石竹夜话”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在音西街道和民政部门的努力下,通过乡贤促进会的大力支持,才有了今天的龙溪村幸福院。”黄章坤告诉记者。 据王峰华介绍,幸福院建设的初衷就是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福清农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显现,年轻人出外打工,老年人大多留在家里,失能、失独老人数量也不少。通过幸福院这个平台的搭建,解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让老年人拥有稳定、良好的生活状态,能较好地解决老年村民的实际困难,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 音西街道幸福院工作经过试点,将从老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服务对象、服务项目、资金保障等方面形成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运营模式,将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每一个村(居),让更多的老百姓切切实实分享发展成果,享受优良的养老保障服务。
音西卫生院医生为幸福院老年人测量血压。(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张雅楠 摄)
志愿者为幸福院老年人分发宣传单。(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张雅楠 摄)
王峰华书记在重点优抚对象家中问询补贴资金到位情况。(东南网福清站记者 张雅楠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