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沙观球 丁丽萍) “吃擂茶了,来啊!” 22日,在“咚咚”的擂茶声中,将乐县大源乡肖坊村村民张冬秀一边忙碌一边大声吆喝着。先放入芝麻、陈皮和茶叶顺时针磨碎,再放入草药继续研磨,冲开水,再过滤,甘润芳香的擂茶很快就摆上了桌。这时,她家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村里的乡亲们。 人手一碗,热气腾腾,一场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宣讲在这里举行,县里“理论通”宣传小分队队长汪泓告诉记者,当天的主题是与大家聊一聊“什么是乡村振兴”。 肖坊村80%以上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75岁的老党员杨远生一边听一边感叹一边展望起未来:“是啊,关键还是要有产业,我们是中国传统村落,如果乡村游发展起来,村里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就会回来,弄不好,还有人来我们这里打工,到时候村里可就热闹了。” “没有拿着纸来念,又结合我们村实际情况来说明,一些印象中的‘大道理’其实不难懂嘛!”70岁的张炳富热心于村里的事情,帮助乡亲不计报酬,今天他特意坐到离汪泓最近的地方。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时间过得飞快。县乡村讲师团团长黄启道告诉记者,擂茶是客家人从中原向南方迁徙中留下的宝贵财富,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之一,是将乐人民传承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民俗。请喝擂茶是当地最普通、最隆重的待客礼节。组建“擂茶+”乡村讲师团,把当地擂茶文化与“大学习”相结合,初衷是让大家聚在一起喝擂茶、拉家常,一边听宣讲员讲授新思想,传授农业生产知识,普及健康知识,讲身边的事。 县“擂茶+”乡村讲师团下设“理论通”“农博士”“健康行”“文明风”“小板凳”“领头雁”等6支宣讲小分队,讲师团成员由理论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村主干、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富能人等组成。 宣讲前,宣讲小分队都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细分受众群体和理论需求的基础上,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宣讲。在机关,主要讲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重大会议、活动精神;在企业,主要讲解新的企业文化;针对学校,主要讲解立德树人的相关内容;在社区,以社区文化及群众关心的民生为主;进农村,主要讲解国家新的政策及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助推乡村振兴。 除了传统的理论宣讲、讲座等形式,宣讲小分队还将宣讲与文艺演出相结合,把党的理论、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等融入文艺演出中。 夜幕降临,在将乐城区公园广场、乡镇圩场、村广场舞场地,当地创作的《党心民心一条心》《杨氏家训歌》等歌曲被搬上宣讲舞台,实现了“文艺搭台,理论唱戏”,让基层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明理论、受教育。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并采取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相结合、集中授课和实地观摩相结合、现场交流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全县乡镇、村、社区,开展‘送新思想、送治村心得、送致富经验、送文明乡风’活动,将党的政策理论和各类脱贫致富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群众很欢迎。”黄启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