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文化福建 > 正文
永春仅剩20多人专业从事纸织画 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
usa.fjsen.com 2017-08-11 09:46:24  树红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晨

百米巨幅惊世人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永春纸织画以家庭作坊为主,目前全县从事这项技艺的有5个家族。其中,周文虎家族是从业人数比较多的,三个儿子、儿媳及孙辈都从事纸织画工艺,一家人的作品先后送到40多个国家展出,并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被誉为“纸织画工艺之家”。

已届八旬的周文虎,是当年师承黄永源的33名学员之一,也是33人中唯一还坚守纸织画艺术的。他谨遵师训:不能让纸织画失传,要继承发扬光大民间艺术。

前些年,纸织画在国内买的人并不多,出口又较难。即便如此,周文虎一家人省吃俭用,刻苦钻研,抢救民间艺术瑰宝。1988年4月,永春纸织画研究会成立,周文虎任副会长。紧接着,他创作的纸织画《花儿香》《八仙过海》《四季风景》等先后在省内摘得大奖。

为了使纸织画后继有人,1993年,周文虎创办了永春义亭纸织画工艺研究所。历经多年研究、实践,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他在规格、布局和画面上进行突破,创作出2000余幅独具一格的纸织画。

周文虎介绍说,在规格上,从原来只能制作6尺宣作品发展到100米长的巨幅作品。其中,《中国古典百米长城图》荣获“吉尼斯世界之最”,《百米百虎图》长卷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百米五百罗汉》长卷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而献礼。在布局上,采用拼方形式,能织题材广泛、色彩丰富的多种图案,称为“周氏拼方”。在图面上,巧织双面图样,可用于大厅陈列和作屏风装饰。

当天展出的纸织画长卷《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图》就是周氏家族的创新之举,把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绘织在百米纸织画上,让现场观众震撼不已。这幅作品长138米,由5万多条白条编织而成,是周文虎带领家族里10位工艺师历时三年的呕心之作。

2015年上映的电影《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中,擎天画卷作为一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漂洋过海回到发源地永春。影片中的道具画卷,就是采用永春纸织画精心制造,完整地展示了永春白鹤拳的108式拳法,总长度达60米,由周氏家族12名制作人员历时8个月完成。

“纸织画设色淡雅,风格清新大方,把《永春白鹤拳108式拳谱》表现得恰如其分,展现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剧组负责人表示。

摆脱困境需发力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永春纸织画的从业者不足30人。为摆脱传承发展的困境,当地政府和纸织画传承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纸织画活下来、活得好,传下去、走出去。

2014年,永春县首个以纸织画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创意园揭牌。创意园由纸织画展示厅、大师工作室等组成。

“近年来,永春县努力引导纸织画民间艺人在制作工艺及编织、绘画等方面大胆创新,特别是注重与旅游产业、创意文化相结合,让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焕发光彩。”周梁泉告诉记者,县文化馆设置非遗展厅向游客展示包括纸织画在内的非遗项目,同时政府提供场地给非遗传承人,作为纸织画制作、展示和销售的窗口。

去年6月,由纸织画代表性传承人林志恩主笔编写的永春县首本非遗乡土校本教材——《永春纸织画进校园》出版,并于当年9月在永春县五里街中心小学启用。

“早在7年前,五里街中心小学就特聘民间纸织画艺人进校传授织纸技艺。”周梁泉说,学校还腾出一间教室作为纸织画传承场所,添置30台教学用的简易织纸机,坚持每周开展纸织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为了纸织画艺术永续发展,周文虎、方碧双、林志恩等纸织画传承人除了在家做培训之外,还不时走进校园传授纸织画技艺。

纸织画保护当随时代而动,贴近现代生活。为此,林志恩根据市场需求,把纸织画技艺融于扇子等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中,并在形状上进行一些创新。

“希望有生之年能建一个农村纸织画博物馆,让来永春旅游的游客了解这项千年技艺。”周文虎说。

“我们正在计划引进专家对纸织画技艺进行研讨,以提升纸织画艺人的专业素质,提高纸织画的艺术美感,使这项国家级非遗更好地走出去。”周梁泉说。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