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杭州市石桥街道新市民快乐驿站暑期班开班。 9岁的姚瑶是参加该暑期班的“小候鸟”之一。即将读小学三年级的她在暑假一开始就从老家湖北省罗田县来到父母工作的城市——杭州。今天,姚瑶在暑期班里有了自己的英文名——Molly。这是暑期班里的一位“洋教师”给她取的。 早从2006年开始,杭州石桥街道便为“小候鸟”们开设了暑期班,然而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的暑期班将引入“洋教师”进行为期两周的授课,为孩子们营造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学习氛围。 据悉,这群“洋教师”来自于美国的一个公益性团队,叫作“Bridge—桥”。此次中国杭州行,该团队一共派出了9名“95后”志愿者,其中包括4名美国学生和5名留美中国学生。 团队创始人——杭州姑娘许贺华如今正在美国读高三。对于带着“洋教师”回家乡做公益的事情,她非常开心:“这件事情最后能够落地,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同意我在高中去支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的队员们都非常喜欢中国,一听说来中国做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课,他们都很激动。” 如美国学生Chapin就是一位“中国迷”,他之前就已“游历”过中国的多个城市。明年,他还将作为交换生到昆明大学进行学习。 Chapin给小朋友们上的第一节课是飞盘课。尽管是运动达人,但作为任课老师上课对他而言还是第一次。 飞盘运动在中国并不多见,对小朋友们来说也是“新物种”。Chapin将这节课作为飞盘基础入门课。他通过用书代替飞盘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对飞盘运动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在上课的过程中,Chapin通过简单的中文单词和肢体语言,帮助小朋友们领悟动作要领。 此外,Chapin还负责教授英语。“今天主要是了解有多少学生会说英语,后期可能准备从ABC开始教起。”Chapin告诉记者。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小朋友们记多少单词,会解多少数学题。而是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许贺华说。 据悉,此次暑假班一共招收了25名“小候鸟”,大多是三四年级的学生。 “‘小候鸟’暑期班在课程安排上主要是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为主。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布报名信息,家长们看到了之后就会来报名。”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新市民之家党委副书记赵婷表示,“Bridge—桥团队的到来,为‘小候鸟’们搭建了中外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而石桥街道市民之家小候鸟暑期公益班项目也为这场交流提供了项目基础。”(宋唯岚 应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