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今年产值有望突破一百四十亿元
东南网7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林世雄 通讯员 郭伟 付嘉玲)26日,厦门火炬高新区举行今年首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联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凌阳等6个项目签约。随着一批“补链强链”项目相继落地,以及已落户的联芯、紫光和三安等重点项目加速释放产能,厦门火炬高新区今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可望突破140亿元。
厦门火炬高新区是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主要承载地,近年来,全力做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和培育,取得初步成效,积极助力厦门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镇。
精准招商
企业数量、产值规模双双破百
招商引资“大步快跑”,项目建设“落地有声”。2017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继续围绕产业链深入研究,围绕已形成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对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精准招商,与台湾排名前10位的IC设计企业、基础性平台企业深入洽谈,加速推进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完善产业链条。除了本次集中签约的6个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和上半年已落地的十余个项目外,预计年底前还有一批项目可望落地。
为了推动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集聚,火炬高新区组建了一支62人的专业化国际化招商队伍,以项目建设为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据介绍,目前共有在谈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预计产值超100亿元。
不久前,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龙头项目——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顺利导入28纳米制程并量产,其产品良率高达94%,成为大陆技术水平最先进、产品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圆厂。这不仅意味着厦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强,也意味着其在产业集聚发展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厦门在吸引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方面成效初显,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双双“破百”。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引进或已落地企业共113家,其中引进重点集成电路项目24个;2016年,高新区“纯”集成电路产业(仅含设计、研发、封测、装备与材料及直接配套)规模约101亿元,位居全国前六,已初步形成覆盖“芯片设计、材料与设备、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
加速发展
积极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集成电路俗称“芯片”,被喻为“工业粮食”。厦门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孕育发展新动能。
去年,厦门发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意见,对产业进行扶持。根据《规划纲要》,厦门设立了规模大于5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引导财政、金融、社会等资本投向集成电路产业。
在具体举措方面,厦门火炬高新区着力从产业载体、产业基础、产业平台、产业人才等方面构建优质产业生态。厦门市规划了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按“一区一园一基地”主线进行产业布局;围绕联芯、紫光、三安等产业龙头,配套引进关联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并推进美日光罩、瀚天天成碳化硅外延片、华天恒芯碳化硅器件、芯光润泽碳化硅功率模块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速度早日投产;全力推进清华大学厦门工研院、中科院大学厦门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等产业研发平台建设,组建联和基金、碳化硅产业基金等产业投融资平台;推动园区重点企业到理工学院、城市职业学校等开展校企合作,同时与市教育局合作建设厦门微电子产业研究院,培养产业紧缺人才。
据了解,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瞄准更远大目标。厦门火炬高新区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制造、设计和市场联动,打造完整的集成电路、应用、信息服务业态的生态格局。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500亿元,2025年达1500亿元,打造集成电路千亿产业链,建设成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在部分领域占据国际半导体产业版图中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