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是我省石化产业龙头基地,连续五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20强”。依托庞大的石化产业,泉港的物流产业驶向一片新天地,一个从码头到港口,从公路到铁路,从危化品到普货运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东南网7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通讯员 庄国辉)
掘金“新蓝海”
夏日时节,在泉州市泉港区洋屿、沙格等码头,碧海蓝天之下,大型货轮静静地停在泊位,石化产品通过管廊传送上船后,将运往全国各地。
“目前,公司业务航线北至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南至广东、广西、海南,2016年销售额超2亿元,今年预计可突破3亿元。”兴通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柯文理说。
兴通是泉港本土民企,也是知名的化学品运输航运企业,主要从事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珠江水系和各港口间的成品油、化学品运输业务,现有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共11艘,总运力6万吨,化学品运力占到全行业的4.4%,在国内同行中排名第四。
“我们正在投建造价8000万元的化学品运输船,以满足本地各类石化衍生品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的运输需求。”柯文理说。在他看来,兴通如今服务的大多是全球高端客户,他们对物流费用不敏感,却十分看中企业的安全意识、专业设备还有内部管理,而这也成为企业如今的着力点。
运载化工产品的从业门槛较高,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也较小,因而成为当地物流企业掘金的“新蓝海”。
“拿乙烯来说,它可加工成1200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产品,可其储存条件十分苛刻,需满足零下130摄氏度的低温高压储藏,我们服务石化产业的物流企业就能‘达标’。”据泉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泉港专属服务于石化行业的物流企业异军突起,不少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年营收超1亿元。
泉港区位优势明显,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港口常年不冻不淤,漳泉肖铁路直达肖厝港区,是福建省4个海铁联运通道之一,通向内陆地区。海上船运可直达我国沿海各港口、台湾及亚太地区。
得益于石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像兴通一样,近年来泉港区港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6年泉港物流业相关企业116家,十年间增长170%,其中道路运输业36家,水上运输业14家,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46家,仓储业20家,散杂货、油品化工品仓储能力分别达463万吨、175万立方米,2016年实现港口吞吐量4500万吨,已初步形成运输配送、仓储保管、装卸搬运、货运代理等物流业发展体系,物流产业规模效应初显。
打造“新生态”
石化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将形成物流,为物流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但如何加快提质发展,助推石化产业提高效率,成为泉港不少物流企业研究的新课题。
在隆汉物流董事长蔡汉辉看来,服务是物流产业的核心。同是泉港本土企业的隆汉物流主要从事公路运输,从1998年成立至今,他们服务的企业对象,已从本地石化企业扩展至中石油、中石化及国内其他的知名石化企业,公司年营业额达5亿元。
“未来谁掌握了资源,掌握了数据,就可掌握市场。因此,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布局线上线下的智慧物流体系。”蔡汉辉说。
目前,隆汉物流正在打造针对石化产业的“京东体系”。从联合石化的化工产品到下游的购买厂家,只要有交易需求,该企业就以物流为中轴,建立起集金融贷款、保险、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供应链生态系统。“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数据都可以为企业所用,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均是共享共荣的跨界合作关系。”蔡汉辉说。
“小生态”的创新,离不开“大生态”的保障。
为保障物流行业健康发展,2009年组建的泉港物流同业公会,则为全区物流上下游各企业在流通配送、仓储、运输等环节搭建了一个沟通协作的平台,同时架起与政府部门及其他行业商会沟通联络、互动合作、招商引资的桥梁。
“目前会员企业55家,涵盖泉港交通、港口、铁路、仓储、商贸、现代化物流等领域。”泉港物流同业公会会长郑建洪说。
此外,泉港作为全国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一基地五中心”,即海丝石化产品贸易基地,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石化码头仓储服务中心、陆地港服务中心和海上航运服务中心,正加紧建设,一个呼之欲出的石化物流贸易链,将助力相关行业获取石化产业的高端价值。
截至目前,泉港海上航运服务中心平台有效注册用户3612个,共入驻商家95家,接收船期272航次,完成撮合交易87航次,总计货值1.77亿元;陆地港服务中心危化品运输管理品平台、普品运输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累计有600多车辆在平台测试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