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贸易谱写新篇章 泉州民间也纷纷借力海丝优势,拓展海丝文化交流和贸易活动。 瓷器、茶叶曾是古代海丝贸易的重要商品。产于德化的白瓷沿着海丝西行到达欧洲,被欧洲贵族称作“中国白”。至今,欧洲的许多博物馆中都藏有德化瓷器,德化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外销瓷生产基地。 “德化白瓷对欧洲瓷器热起到重要作用,也间接带动后来青花瓷的兴盛。”德化县蕴玉瓷庄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献忠说,中外文化交流如今在德化陶瓷界愈发热络。在400年薪火不断的古龙窑——月记窑,许多创作者不断从印度、法国、英国等国家前来入驻。 今年2月,全国唯一被命名为“世界瓷都”的德化县,发起举办世界中国白大奖赛,吸引一批又一批国际陶瓷名家走进千年古瓷都,驻地精心创作。 同样,产于安溪的铁观音乌龙茶也在欧洲掀起强劲的“中国风”。安溪三和茶业公司与意大利TWB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将在罗马和米兰合作开设多家工夫茶道馆。“我们计划开发3万亩定制茶园,引入意大利的专业团队开展国际化生产。”三和茶业董事长吴荣山说,“茶文化是泉州海丝文化的重要元素,我们将凭借海丝优势,在欧洲的茶道馆、咖啡店、酒店等各类场所开展茶文化推介,让茶叶从农业贸易真正走向文化贸易。” 古城泉州的海丝记忆正在苏醒,文化旅游呈现复兴态势。近年来,泉州大力扶持海丝文艺创作,鼓励海丝文化元素旅游产品、创意产业发展,整合18个海丝重点文保单位、有关海丝的重点非遗、2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打造一批海丝旅游示范基地,打响海丝文化品牌。今年“五一”小长假,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等文化品牌叠加的泉州古城,人气爆棚,古城内民宿家家爆满。 旅游业界不少专家认为,随着海丝品牌的提升和延展,泉州作为一个富有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必将加快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