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8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通讯员 缪宇竞)由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新闻发布会今日上午在泉州举行。国家工信部、福建省经信委、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及泉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发布会。 会上,国家工信部规划司一处处长贺晓文宣读了国家工信部关于泉州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批复。福建省经信委副主任兰文、泉州市长康涛分别在会上讲话。 “泉州是福建省唯一一个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城市,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并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下一步,省级切块专项资金将继续对泉州市予以重点倾斜,同时将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专项、资金等资源支持泉州。”兰文表示,根据要求,示范城市将于3年后进行验收,希望泉州以此为契机,在未来三年里应把握试点示范工作要点、开辟泉州特色发展路径、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在更高起点上做好试点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 康涛介绍了泉州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一系列举措,并对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提出四点要求:坚持数控化智能化的方向,打造新型制造业体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坚持融合分离并举,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泉州制造的质量品牌。 “此次泉州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通过3年的努力基本形成轻重并举、三产繁荣、深度融合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努力走在‘中国制造2025’的全国前列。”据康涛介绍,2017年,泉州将重点抓“百千五三一一”工程,即在泉州各行业中,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100条,国产机器人在泉州生产销售工业机器人达到1000台,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5000台套,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3条,培养一批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育一家以上的新型高层次研究机构。 “此次泉州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参加此次发布会的泉州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王启明向记者举了个例子,生产100万件衣服,如何提升生产效率对企业来说并非难事,但要去了解这100万个购买衣服的消费者却是一个大挑战,这就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王启明认为,真正的转型升级,不仅在本行业内要有竞争优势,还要构建整个生态圈,涉及多方面的跨界融合。海天目前虽然具有传统制造业的优势,但仍缺乏对需求端的了解,希望政府能在跨界人才引进及科研院校融合等方面对企业提供帮助。 据了解,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8年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的占比约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省工业第一大市,拥有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去年,泉州正式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并编制了《泉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总的思路是“一二三四”:“一”就是一个核心目标,即基本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二”就是两大发展方向,即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产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三”就是三个实施途径,即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四”就是四大发展支撑,即创新支撑、政策支撑、载体支撑、项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