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UCSB)的一位中国学子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20岁。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当地警方经调查后认为,死因应为自杀。越洋传来的噩耗令人悲痛,留学生心理健康的红灯再度亮起。 心理健康红灯频亮 打开知乎APP,输入关键词“留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话题讨论甚多。不少留学生试图在知乎上寻求帮助,附议的评论里却可以看到一些人讲述自己留学时情绪崩溃之事。 中国留学生因心理压力引发的悲剧也曾见诸媒体:就在过去的2016年,年初,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一名中国留学生自杀;同年12月,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刘凯风自杀身亡。 让心理健康话题更为沉重的是,还有不少学子曾经或正在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 吴宇辉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学习体育商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当地从事教育培训工作。“事实上,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吴宇辉表示,“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每年都会看到一些因为抑郁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我知道的就有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个女生因为学业压力太大而跳楼自杀,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因曾在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工作的机缘,吴宇辉在和同事的沟通中了解到不少留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一位家长曾通过学联论坛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帮助她女儿调节情绪。那个女孩在谢菲尔德读博士,学业问题和感情问题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导致了抑郁。”吴宇辉说。 焦头烂额的那些时刻 “出国留学看起来很美。但当你真正在异国他乡开始学业时,就会发现课业负担、文化差异、孤独感会一起涌来,每一天过得都很艰难。如果抗压能力差一些,真的会出问题。”在英国留学已进入第五个年头的小徐说。 小徐提到的“艰难”,对求学海外的学子来说并不鲜见。 “刚来剑桥时,最沮丧的事莫过于时间不够用,语言不够流利。当时每门课程都有海量的阅读书单,每周要和导师见面讨论博士论文,还有我在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工作以及各类学术会议。”正在剑桥大学读博士的肖超伟形容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忙得焦头烂额,恨不得日日通宵达旦,常常在办公室熬夜加班”。直到半年后,随着英文水平的提高,时间管理和承压能力的增强,他才更好地适应了留学生活。 在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读研究生的关欣初到纽约的那段日子也并不轻松:“我来纽约1个月后,初到的热忱就消失殆尽了,开始极度地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家里的饭菜。我觉得这里不属于我。那段时间想家想得食不甘味,经常在太阳落山后感到孤独,然后默默流泪。” 说到刚到异国求学的日子,现就读于荷兰鹿特丹的苟雅微用“只有体验过才知道”来形容。“因为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即使和父母讲自己的困扰,他们也无法理解,所以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经过1年的历练,苟雅微已经熟悉了荷兰的学习生活,但是压力还是如影随形。“每天都是数着日程表上的各种论文作业的截止日期,不断敦促自己。另外,我所在的学校实行短学期制——每两个月为一个学期,所以基本上刚开学就要考试了。考试的压力从未缓解过。” 压力来自哪里? 谈到影响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少学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语言障碍、文化隔阂导致的交流能力不足,学习、科研压力大是重要原因。如果留学生没有及时找到合适的方式排解,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回想起初到英国时要和许多不同口音的老师、同学打交道,肖超伟坦言,最大的压力来自语言方面,“由于语言不够流利,在学术会议上常常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苟雅微也认为语言障碍是一道坎,“比如,我的小组成员都是外国人,和他们一起做作业,因为语言问题难以沟通交流是常事;还有每次上课时,老师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发言,但我因为口语不好,常常插不上话。” 除了语言障碍,文化的隔阂也是导致留学生沮丧的原因之一。“留学初期,和英国本地同学交流的时候,我之前很少关注他们讲述的内容,所以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类似这样的交流障碍有时会使我很沮丧。”正在英国剑桥读博士的李博灏说。 吴宇辉还注意到,一些读艺术专业、读博士或从事高精尖课题的学生“太爱和自己较真。若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在学术上没有突破,就会烦恼焦虑,产生一些抑郁和心理问题”。 相关留学专家表示,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非孤立现象。随着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年龄较小的学生在生活自理、自控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也易引发心理问题。 莫把自己封闭起来 在谈及海外留学如何保持良好心态时,接受本报采访的几位留学生和心理学专家均表示要多与人交流,积极参加社团或社会活动,结识不同的朋友,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交流让不同的思想融合互通,对学习和研究也大有裨益。”肖超伟说,“我在研究大数据与城市规划时,一直被一些编程和数据库的问题所困扰。通过学校的晚宴,我认识了几名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和他们的交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针对博士留学生,李博灏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当下的社会经济问题相关,使得在海外学习的过程成为解决社会问题过程的一部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的博士研究课题关注的是中国当下问题,在求学的过程中,我可以很有效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这种充分的学习与社会活动之间的有效调解可以帮助留学生拥有一个较好的心态。”李博灏自信地说。 除此之外,青少年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志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预防心理隐患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家人的支持。“既然把孩子送出去读书,那就要尊重他,信任他。不要总是给孩子提要求,要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和孩子保持至少每周一次的电话和视频交流,感受和倾听孩子的内心。” 在陈志林看来,在出国前参加适当的心理培训也很有必要。“参加一些出国机构、培训中介对准留学生的心理辅导,对适应留学生活会有很大帮助。” 吴宇辉也肯定了家长的作用,“家长能够和孩子保持沟通,就可以慢慢引导孩子。多问孩子一些具体问题,比如:最近去哪儿玩了?和哪些朋友交流等。不要每次打电话都笼统地问‘最近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苏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