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看中国•福建 > 正文
未成年人“限玩”网游或将有法可依 专家:需促条例落地
usa.fjsen.com 2017-01-12 10:33: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艺

“关注未成年人网游规范”系列报道之一

未成年人“限玩”网游或将有法可依

专家:需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促条例落地

东南网1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

编者按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七成以上未成年人犯罪因网络而起。日前,国家网信办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0:00至8:00打网游。消息一出,网络一片叫好声,但也有网友疑虑“具体如何执行”。之前存在的上网实名制问题能否在条例出台后一并解决?相关部门又会采取哪些监管措施?东南网记者走访心理专家、家长、学校和监管部门等,了解各方声音,推出“关注未成年人网游规范”系列报道。

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究竟什么样的游戏才能称为网游?未成年人打网游的普遍度如何?随着消息的发酵,这些问题引发关注。条例的落地又对游戏开发者、学校、社会产生哪些影响?记者为此走访了福建本土游戏开发公司、社工以及心理专家,采访相关问题。

生产者:开发控制机制并不难

记者通过对福建本土游戏开发公司的走访,了解到游戏业内对于网游的界定较为统一,即通过网络进行的游戏都能称为网游,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机类游戏都包含其中。

《送审稿》提出,拟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对此,就职于光游(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网游系统策划兰毓灵表示,当前一些网游已经增加了类似疲劳机制的设置,通过收益递减等功能控制玩家游戏时间。若是针对未成年人群体开发时间限玩功能,在技术开发上并不会太困难,增加识别和判定的功能就基本能实现。

网游中,所有的游戏用户在整个游戏盈收中占据一定的位置,若是对未成年群体进行限玩,对于游戏公司的盈利将有多大影响?“若是限制玩家,会导致用户的交互性、黏度降低,宣传扩展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兰毓灵说,对应用匹配机制的在线竞技游戏影响将会更大,因为在线人数减少,匹配范围加大,匹配时间变长,将导致用户流失。

家长:说好十分钟,根本停不下来

限玩、规范的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双手赞成,但也有网友对于如何执行问题表示疑虑。网友“树下的蝉和我的你”问:“怎么执行?网吧到处都是借身份证的啊。”一语道出不少家长的心声。

“说好了玩十分钟,从未实现过。”谈到网游,永定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母亲陈女士气愤不已。她建议强制用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防止未成年人盗用成人身份证注册,还可添加手机加验证码实名登记注册等手段。

在江苏从事IT行业的福建籍小郑也非常关注条例具体落地的问题。在他看来,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早已开始实行,但手游却“似乎不要”。“从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流行开始,游戏总会害了一代人。”他说。

在福州的林女士看来,当前学校对于孩子正确对待网游游戏的教育相对缺乏。她女儿已经上3年级,却从未提起学校有开展此类专题教育,仅是通知禁止带手机而已。“我女儿也爱玩手游,有时候趁我们不注意,躲在被窝里玩。”林女士希望条例出台后,学校能够推出相关主题教育。

专家:建议多方引导促条例落地

“未成年人玩网游游戏,它发生在相对私人的空间,需要多方引导才能使条例落地。”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刘安娟表示,未成年人玩网游的问题,需要专业的手法引导。在她看来,目前不少学校并未开展相关的专题课程设置,若是今后条例落地,规范玩网游的问题或许能被列入学校的法治教育中,进行普及推广。

长期从事心理医学研究的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表示,未成年人长时间沉迷在网游,可能对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游戏中存在暴力行为,这可能助推未成年人犯罪率攀升。

在傅春胜看来,条例的最终落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引导。其中,学校要尽快出台心理法治科普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沉迷于网游可能出现哪些心理、生理表现,同时建立互助小组机制,让学生避免沉迷于网游。家庭则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游戏选择方面的正确引导,并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在社会方面,需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对于游戏开发公司、未成年人玩网游行为进行监督。“最重要还是要对条例进行普法宣传,如果家长也不知道这个条例,就无法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了。”他说。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