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看美国 > 正文
美国常春藤名校招生为何“歧视”亚裔?虎妈该咋办?
usa.fjsen.com 2016-08-23 10:20:3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艺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 最近,一篇《加州告急,同胞们请伸出援手》的文章在美国洛杉矶华人的朋友圈疯转,呼吁华裔群体联合抗议AB1726提案。

AB1726提案又被称为“亚裔细分法案”,旨在将亚裔和夏威夷岛屿的少数族裔细化,分为中国人、孟加拉人、苗族人、印尼人、马来西亚人、台湾人等21个族群。有专家直言,这一提案的目的是用种族配额的方法限制亚裔人口在接受高等教育、公司录取和政府雇佣三各层面的机会。

其实,美国常春藤盟校在录取时“歧视”亚裔学生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美国亚裔群体近年来也曾经针对歧视进行过两次申诉,然而至今没有任何结果。

华人学生为何入学难?

据新华社前驻华盛顿分社记者孙浩介绍,作为一个移民社会,教育平等始终是美国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美国为保护少数族裔机会均等和族裔平衡,将教育资源的天平向少数族裔倾斜。

自此,少数族裔的身份在美国高校的录取中变成了一个隐形的“加分”项目。

然而,相较于拉美裔族群和非洲族群,仅占美国总人口5.6%的亚裔显得更加“人少势寡”,政治诉求表达较少、参政意愿较低、在竞选政治中受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

但或许也因为“不爱咋呼”的族群特质,同为少数族裔,常常被贴上“模范公民”标签的亚裔族群在高校入学环节却较少受到平权政策的“特殊照顾”。

在白人固有优势和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隐形加分”的夹击之下,大学门槛前的“亚裔劣势”由此形成。

孙浩说,问问身边华裔孩子,“必须比别人更优秀才能进入理想大学”似乎已是无需多言的共识。

美国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也指出,亚裔学生想要进入常春藤院校,同白人、非裔和拉丁裔相比,需要考取更高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这三所常春藤名校录取学生中,相对于申请者人数,亚裔在所有族裔中的录取率最低。

赵宇空说,美国教育部数据分析也清楚地显示,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布朗和达特茅斯对亚裔学生的录取比例最低,耶鲁和布朗对亚裔申请学生实施事实上的种族配额达20年以上。

亚裔不公处境谁来管?

早在2015年,亚裔教育联盟就联合64个亚裔团体,针对哈佛大学对亚裔招生歧视向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部提出侵犯公民权利的诉讼。

教育部民权办公室在45天后以美国联邦法院同时正在审理一宗类似本科生申请哈佛被拒案件驳回了申诉。

今年5月23日,美国亚裔教育联盟组织了130多个亚裔团体,再次对三所美国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布朗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提起诉讼,要求审理这三所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的歧视亚裔申请情况。

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说,过去10年中,符合美国名校录取条件的亚裔申请人数量倍增,但在这三所美国名校中,亚裔所占比例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许多研究表明,这些高校“长期持续性以及系统化地歧视亚裔申请学生”。

然而截至发稿,申诉尚无结果。

印度裔工程师学会华盛顿特区分会会长阿贾伊·科塔里博士说,亚裔教育联盟的投诉很重要,但不会起什么作用。

科塔里补充道:“你可以通过好莱坞电影和电视了解这个国家,尤其是所谓的自由建制派,他们只关心非裔美国人问题,不会在乎亚裔美国人。”

政策倾斜,白人也“中枪”?

其实在美国,被大学录取限制所拖累的不仅仅是亚裔学生,很多白人也对高校招生的所谓“多元化”深感不满。

2008年,一位来自得克萨斯州的白人女孩阿比盖尔·费舍尔就因自己没有被得克萨斯大学录取而递交了一纸诉状。费舍尔认为,得克萨斯大学是因为她的肤色而没有录取她。

据美国媒体综合报道,得克萨斯大学招生时有一个“十佳项目”制度,会择优录取得克萨斯州每所高中的顶尖学生。

通常,该州各高中成绩位列前10%的学生几乎都能保证被录取,其他本州学生和来自其他地方的学生则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种族)录取。费舍尔恰好排在其所在高中12%之列,未能通过择优项目入学。

费舍尔称,得克萨斯大学因为种族原因没有录取她,她不得不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业。

费舍尔的诉讼前后持续了8年的时间,直到今年6月23日最高法院才做出了裁决,认为大学在录取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种族因素的做法不违背宪法。

这一判决在美国国内引发了颇多争议,但是也变相给美国高校为保证“多元化”而在招生中继续考虑种族因素的行为发了通行证。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代表多数意见方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所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隐形的‘能够作为客观标准但是有助于进步的’标准所决定的。”(记者实习生辛闻,编辑鲁豫、林晶,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