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近日,泉州一位收藏者向记者展示了一枚清末珍稀火花(火柴商标)——“双星七夕图”,以及一枚早期火花“七巧”。这两枚珍贵的火花体现了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而五代时安溪县令詹敦仁所作《牛女夜有感》一诗,更是证实泉州人早在千余年前就在过七夕节了。 清末火花现牛郎织女 “双星七夕图”火花中,鹊桥上,织女长发飘逸,牛郎边上有老牛相伴,画面生动。据介绍,这一枚古火花为清末时遗留。 另一枚“七巧”火花,则为早期上海大明火柴公司制造,画面上,织女衣着朴素,立于鹊桥上,牛郎背着斗笠,双手拱立,边上有一头牛。 泉州民间有个有趣的说法,就是七夕过后,你看喜鹊头部皆秃顶,原因是牛郎牵牛过鹊桥,牛蹄子蹂踏喜鹊头顶所致。 天文爱好者称,天上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它们是永远不会相会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达16光年之远。每年的七月初七,半个月亮正好漂在了银河的附近,月光使我们看不见银河,古人便以为这时天河消逝,牛郎织女相见了。 古诗证泉州七夕历史 你可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泉州人就在过七夕了。 七夕乞巧据说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 五代时,安溪县令詹敦仁(公元914—979年)作《牛女夜有感》一诗:晚风霁雨一天秋,山共云齐眼界浮。牛女年年分两岸,鹊桥衮衮自西流。 据悉,詹敦仁是安溪开先县令,拓疆置县,政绩斐然。他还是安溪詹氏始祖。詹敦仁曾留下品茗佳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竞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 泉州七月初七民俗多 这两天,街市上常见有人叫卖成串的七娘妈花,或售卖“七娘妈轿”。用竹篾扎成的七顶小轿子并成一排,被称为“七娘妈轿”,与之相伴出现的,还有同样用竹篾扎成的“亭子”,被称为“七娘妈亭”。泉俗视“七娘妈”为妇幼保护神,七月初七是其神诞,有小孩的泉州人家通常要买七娘妈轿和七娘妈亭,因为闽南有儿童拜“七娘妈”为“契母”(闽南语义母的意思)的习俗。 七夕的食俗有吃糖粿等,糖粿中间凹进一小孔,像极脸上笑意盈盈的酒窝。 过去,泉州女子会在一大早,把准备好的胭脂、香粉和花束等用丝线扎捆,然后扔上屋顶,好让喜鹊衔去给七仙女梳妆打扮。另外,还要用红纸包一些糯米,用以犒赏喜鹊传递香花脂粉和晚上搭桥之劳。南安有的村庄,每年过七夕,要让孩子到田间地头,摘取七种颜色的野花带回家。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过七夕,小孩有新衣穿。 泉州民俗专家认为,“七”在泉州民间是一个吉祥数字,两个“七”,当然更完美了。在古代,别的地方往往建八个城门,而泉州则建七个城门。 (记者 朱彩云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