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玩转美国 > 正文
美国民间中文学校:联系华裔情感 发扬中国语言
usa.fjsen.com 2016-06-28 11:11:45   来源: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中国侨网6月2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近日,美籍华裔作家胡曼荻撰写了一篇名为《美国民间之中文学校》的文章,记述美国中文学校的发展情况。文章摘编如下:

暑期,毕业季。美国华裔孩子,还有一特殊的毕业仪式:从中文学校毕业,穿上毕业服,没有学位,却有毕业证书,和一场隆重的毕业礼。通常中文学校的毕业礼在孩子们的十年级完成,以便学生们有时间在十一和十二年级准备他们的大学应考和申请。

青青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她把一切归功于父母强迫她上中文学校。青青父母十几年风雨无阻,每个周末都重复着同样的节奏,做着同一件事情:送女儿去中文学校。青青父母来自中国大陆,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找到工作,获得美国绿卡,开始定居美国。青青出生后,让她能说会写中文,是父母心中之重,青青对母亲亲自教她中文很反感,却对上中文学校很积极,在那里,她可以认识一群和她一样的ABC小伙伴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甚至一起上春节晚会表演,代表中文学校参加作为比赛和演讲,结下特殊友谊。

目睹青青的中文学校毕业礼,母亲有些伤感,她已习惯了每周一次到中文学校,送了青青上中文课后,她则和一帮妈妈们,在隔壁的教室唱歌跳舞画画,互相交流信息,也结识了一帮朋友。今后女儿不再去中文学校了,她反而可能接着去,只为了会会一帮老朋友,丰富业余生活。作为家长,她已习惯了尽家长义务,做些比如摇铃的义工,随着铃声,课间休息时,孩子们从教室里冲出来,人声鼎沸,那是最热闹的时间段。那些风华年少的面孔,让她欣慰,中文学校,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更让她欣悦。

如果说孔子学院,将中国文化和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是官方行为,那么,美国各地的中文学校,是一帮执着的海外游子,自动自觉发起的,在民间将中国语言发扬光大。旅美华人将中文学校做得如火如荼,只要是华裔聚集之地,每个小城市几乎都有一所中文学校。这些中文学校其实并不是全日制的学校,只是周末上一天课的业余非营利机构,通常通过某些家长的关系,以很优惠的价钱租大学或中学的场地,周六或周日上课,为华裔子弟学中文,提供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小范围区域内华裔家长联谊地方,如果移民到美国而举目无亲,想迅速结识朋友,最佳场所非中文学校莫属。据说费城周边号称十万华人,有接近十所中文学校,如无形纽带,使海外游子们相连相依。

认识光华中文学校的游校长逾十载,她将这间费城地区最大的中文学校视为自己的宝贝,提起来津津乐道。最早大陆来的人比较少,费城只有一间台湾人开的黎明中文学校,用的是台湾的中文教育法,教繁体字,进去的大陆家长,开始了简体字部,不过几十个人几个班,后来大陆家长多了,就分离出来,独立建校,学校一分为二,台湾人继续叫黎明学校,据说现在减至几十人,小于原规模,略显寒酸。大陆家长则开设了光华中文学校,光华伊始,不过几十人,几个班教中文而已,十多年过去了,光华学生已逾七百余人,注册人次一千四百人次。除了上中文课,还有美术班、舞蹈班、唱歌班、书法课,甚至武术课,光上课老师就近百人,一到周末,学校租用的大学放眼过去,皆是华裔,俨然是中国的大学。光华自组的春晚和趣味运动会,更是让华裔在异乡过年过节不觉寂寞。

见到樱桃山华夏的涂校长时,他手中拿着一叠信封,正准备给学校的五十多位老师发补助。学校的校董们都是义务的,任劳任怨在所不惜,象征性地收些学费,是用来补贴老师们上课的辛劳的。他每年暑期来临之际,都有一项神圣举动:带毕业班的学生,去总校参加毕业典礼。华夏在美国可能是最大的中文学校,在全美各地有几十所分校,大家平时各自为政,每年毕业礼都在总校一起举行,场面甚为宏大。

光华和华夏,名字用意显而易见,一目了然,海外华人赤子心表露无遗。还有其他学校,皆为地道的中华学堂之名。余校长每周从新泽西开车到宾州,风雨无阻,默默奉献于长城中文学校,学校的微信群号称共筑长城,更显拳拳赤子心,海外尤甚。另一所长青中文学校,吕校长和罗副校长,特别请来自大陆的国学专家,到学校讲国学,亦将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可谓用心良苦。

真是民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华裔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依然能讲流利中文,中文学校功不可没。甚至,很多美国人带着中国收养的孩子,上中文学校,甚至有美国人和中国根本不搭界,只为了学中文兴趣爱好,由中国同事介绍,也到中文学校报到。中国驻美国领馆,体会到中文学校弘扬中国文化的特殊作用,特为中文学校送来中英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书籍,旨在鼓励为传播中文默默奉献的中文学校。

也许,若干年后,青青所学到中文为她人生打开捷径,那时,她才会意识到,从小上中文学校的价值所在,青青母亲也会觉得,多年坚持和辛劳没有白费。(胡曼荻)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