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展会上,福建创新创业亮点熠熠生辉—— “双创”时代:站上风口 飞扬激情 东南网6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戴艳梅) 无人机、VR、3D打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正在举行的“6·18”展会上,福建创新企业、创业代表和创客们展示的最新创新成果犹如众星闪耀,备受瞩目。开幕大厅、过道走廊设置“创响中国”主题展区、创客长廊,创新元素凸显,而各类创业论坛、沙龙的创新思想火花碰撞…… “双创”时代到来,正为福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重视源头创新抢占技术高地 这是一台能够连续打印的超快3D打印机,速度达每小时600毫米,也就是可在6分钟内,打印一个60毫米高的三维物体,而采用传统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打印同样物体,需要约10小时,前者速度足足提高了100倍! 展会上,这个由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发团队开发的产品,引来众人驻足。研发团队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向首创连续液面成型技术的美国3D打印热门公司Car⁃bon3D发起挑战。 该研发团队带头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吴立新博士说:“对于我们做创新研发的人来说,做一个产品,或研究一项技术,关键在于要沉下去做出来,这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要有‘工匠’精神。”他说,通过对3D打印进行深入研究,团队已申请了10多个相关国家专利,成果已转化运用。 在优秀专利项目展馆,神龙航空的自主知识产权无人机酷炫、矫健的英姿,同样夺人眼球。神龙无人机在民生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其专利成果“神龙520型无人直升机”,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人工智能、移动互联、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慧城市、绿色低碳、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和产品,纷纷在展会亮相,展示了福建创新创业者重视源头创新,努力抢占技术高地,以专利技术挑战国际科技前沿,从而构筑产业的坚实机体。 培育众创空间让创业更容易 2015年,神龙航空落地厦门,现已实现无人机的本地化生产。 神龙航空总经理杨柳青说,神龙团队初到厦门时,为没有资金、场地、宣传平台、创业指导发愁,后来听朋友说一品创客·海峡两岸无人机暨智能机器人孵化基地可为创业者提供服务,他们随即联系了一品创客,很快入驻基地,并得到资金对接和资源引进,获得的帮助很大。 像一品创客一样,随着我省出台的“双创”政策措施的落地,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目前,全省各类众创空间数量超300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49家,省级众创空间中创业团队数达1000多个,创客人数5000余人,创业导师近500人;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共29家,在孵企业1589家。它们提高了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帮助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资金缺乏是“双创”的“拦路虎”。“冻品在线”创始人林志勇认为,导致募资失败最根本的还是项目的问题,毕竟风投就是为了从项目中赚钱。“如果你的项目足够好,不用你找资本,资本会找到你。” 作为从传统冻品行业出来的营销专家,林志勇认为互联网化是冻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创立了冷冻食品B2B供应链的移动电商平台。“冻品在线”先后获得IDG旗下创业邦基金、赛富亚洲合伙人、蔡文胜隆领资本及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战略投资。 “互联网+”是时代的风口,它促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走向新生,更为怀揣创新创业激情的梦想家们创造了无限可能。 助力产业升级打开创新通道 “双创”,不仅让创业者走到前台,推动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更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助力产业升级打开了一条通道。 “6·18”上,蹇锡高院士及其团队与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签约合作“隔热阻燃防辐射太空革新材料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宝利特公司董事长陈烦琪说,项目研发出高物理性能合成革,希望通过与院士的合作,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今年“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已促成54个院士专家项目与企业对接签约,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产值将超过40亿元。以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以高端智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福建正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而打造产业升级版。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前,我省的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日渐凸显,各项人才奖励政策也相继出台。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许航表示,应强化激励创新政策供给,配套出台政策措施,让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等政策落地,充分发挥效应。 要留住人才,就要保护知识产权。去年,我省专利授权6.16万件,同比增长62.8%,增幅居全国第4位。有关人士指出,专利已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变成决定因素。专利布局,事关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扶持力度,推动企业以核心专利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