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淑女,婀娜旗袍着身,曼妙多姿,笑颜如花绽……”17日,百余名佳丽在福州举办的“扬帆海丝”旗袍文化艺术节上,款款展示百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旗袍,尽展国粹旗袍的魅力。 当天,由中国旗袍协会世界联合总会福建总会主办的“扬帆海丝”旗袍文化艺术节,吸引来自福建福州、厦门、南平、三明等地从事不同职业的百余名钟爱旗袍文化的女性参与,最大年龄70岁,最小19岁。 中国旗袍协会世界联合总会福建总会会长陈靖璇表示,举办此次旗袍文化艺术节意在发扬传承旗袍服饰文化,让旗袍作为一种“行走中的符号”更多地展示在人们眼前,让女性的生活更加优雅。 “未来协会还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让旗袍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陈靖璇说。 5月17日,百余名佳丽在福州举办的“扬帆海丝”旗袍文化艺术节上,款款展示百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旗袍,尽展国粹旗袍的魅力。记者刘可耕 摄 活动现场,来自台湾、常年行走两岸的赵群显得端庄、婉约,柔情似水。赵群说,自己与旗袍结缘已有10多年,2014年自己有幸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旗袍大赛的表演。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时候,得到了在场海内外嘉宾的一片赞扬声,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次年的春节,我回到台湾过年,我将参赛时拍的照片,给台湾的姐妹看,让她们一起分享了我这段经历。之后,我就与台湾姐妹们经常在一起通过聚会穿旗袍,教她们走模特步。” “90后”罗娜身着“海派”旗袍美丽灵性,令在场不少摄影师为她聚焦拍摄。 “喜欢旗袍缘于多年前看了影片《花样年华》,影片演绎的十里洋场特有的冷香端凝气息的女子,觉得特别美丽动人。”罗娜说道。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慧雯称,为传承国粹精华,也为了满足新生代设计学子对传统艺术的求知欲和海外学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学院在本科课程与对外教学课程均增设了传统工艺课,讲授旗袍的设计与工艺制作,尤其受到“90后”学生的喜爱。 5月17日,百余名佳丽在福州举办的“扬帆海丝”旗袍文化艺术节上,款款展示百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旗袍,尽展国粹旗袍的魅力。记者 刘可耕 摄 旗袍起源于“旗人之袍”。早先的满人旗袍,造型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有单、夹、衬绒和丝棉袍之分,工艺极尽繁琐。辛亥革命后,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被丢弃,也顺带摒弃了旗袍上的种种矫饰。加上西洋文化的影响,旗袍趋向于简洁,色调也力求淡雅,开始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现代为适应职场,旗袍变得贴身精炼,纤细合体,优雅而不失干练。(记者 刘可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