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周湖健 文/图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几经剪裁粘贴,惠安女勤劳美丽、善良贤惠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昨日,惠安县文庙内,展出了66张由布贴画爱好者林碧兰女士所创作的惠安女服饰布贴画,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情有独钟 留住青春回忆
“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安女,我从小就对惠安女传统服饰情有独钟。”林碧兰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大众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从小到大,她都更钟情于惠安女服饰。无论是在田间劳作,还是在家中忙碌,无论是在上学时,还是在结婚生子后,传统惠女服始终与她如影随形。于她而言,这身装扮不仅别出心裁、光彩照人,更是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
而说起林碧兰创作惠女服饰布贴画的灵感,则要追溯到几年之前。“时代变了,如今不少惠安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穿传统惠女服饰了。于是,街坊四周的垃圾堆里,总能看到一堆堆被丢弃的惠女服饰。”看到这种景象,林碧兰既心痛又可惜。毕竟,惠女服饰伴随她走过了大半辈子,记录了她所有的青春,更何况里面还沉淀了千百年的惠女文化。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做点什么。
说干就干,作为“行动派”林碧兰走街串巷、翻箱倒柜,收藏到了大量惠安女服饰。一如传统惠安女的勤劳能干,她编织了各式花样腰带,利用刺绣作为斗笠带花边,精心梳洗了“新娘妆”,并亲自设计惠女手绘草图。几十年来如一日,她创作了大量形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的布贴画作品。
乡愁为核 寻找文化记忆
不得不说,此番展出的66张惠女服饰布贴画,凝聚了林碧兰大量的心血。它们均由惠安女衣饰旧布料做成,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惠安女扛石头、出海、打夯、犁田、种地等劳作情景。分为上篇《劳动者之歌》,主要呈现惠安女的劳动场景,下篇《生生不息之衍》,重在讲述林碧兰本人亲身经历的故事。这些作品形态逼真,再现了惠安这个渔港重镇曾经的历史,唤起人们对上世纪惠安乡村的记忆,表达了勤劳纯朴惠安女在劳动中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
前来参观的人群中,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亦有不少年轻稚嫩的面孔,既有穿着传统惠安女服饰的街坊居民,也有穿着时髦的年轻人。观展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感慨惠安女服饰布贴画的精妙之处及惠女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出砖入石”、燕脊高翘的闽南大厝是乡愁的壳,那么勤劳善良的惠安女就是“乡愁”的核。惠安女布贴画展,是一种创新性的惠女文化诠释方式,让观者用全新的视角,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家园。
青春的记忆
惠安女新文化生活
抬石头的女人
能干的惠安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