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主可能来自 长乐理学世家 “这座古墓的价值,不仅在于规模大,更重要的是,其地面建筑保存十分完整,这在福州市古墓里比较少见。”现场考古队员说,按照墓葬风格,这是典型的南宋墓,而且年代是在理学兴盛时期。 记者在现场发现,古墓周边盗洞有10多个,而且新旧不一,分散在各级台地,有的盗洞还保存完好。其中,有几个是新盗洞,洞内遗留的编织袋尚未腐烂。 记者看到,新出土的墓碑写着“宋儒长乐在庵刘公墓”。据介绍,“宋儒”可以解释为“宋代儒学家”,“长乐”为祖籍所在地,“刘公”推断出刘姓,而“在庵”可能是墓主的字号,尚在考证。 “综合墓碑等信息,墓主基本可以锁定为长乐市潭头镇二刘村的刘氏家族。”考古队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长乐刘氏是宋朝理学世家,产生了大批著名的学者,其中有5人名列刘氏“八贤”,且与朱熹颇有渊源。 记者了解到,墓主身份据推测可能是朱熹学生刘砺。据《连江县志》记载,在宋代庆元年间,朱熹和学生刘砥、刘砺由长乐到丹阳的宝林寺参观。而重要的依据出自《闽都记》,文中有“刘砺墓在宝林寺东”这一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