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投资福建 > 正文
在荒山野岭植树造林 厦门企业掘金“碳排放”商机
usa.fjsen.com 2016-05-04 10:18: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东南网5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在荒山野岭植树造林,减排的二氧化碳量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昨日,导报记者在一场在厦召开的“碳排放交易权现货和期货产品研讨交流会”上获悉,看中“碳排放”商机,一家厦企已经在福建多个地方储备了27万多吨林业碳汇,并准备在福建区域促成真正的碳汇交易市场。

已储备27万多吨碳汇资源

厦门肃正资产管理公司是福建省首家以林业碳汇交易为主体的碳排放交易权经营企业,项目包括一级碳源策划和开发、碳汇买卖、碳资产保值增值、碳资产抵押融资、碳创新金融咨询服务、碳信用等。

所谓林业碳汇交易,就是通过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经严格审核认定后,将其在交易场所挂牌出售,而碳排放单位则通过购买二氧化碳量来抵销其工业碳排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目前已经在龙岩、三明、南平等地储备了27万多吨的碳汇资源,并还在不断增长中。”厦门肃正资管公司创始人赵果表示,林业碳汇交易的每一吨碳都有一片森林存储,每一片森林都为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作出贡献。

测算市场容量可达数十亿元

“福建有大量的化纤、纺织、光电等企业,减排压力大。”赵果告诉导报记者,根据他的测算,目前,福建相关企业一年的碳汇需求量在8000万到1亿吨。按照目前40元/吨的行情价,市场容量可达数十亿元之多。

不过,赵果坦言,尽管目前国际碳市场交易比较红火,但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大都是减少排放的工业项目。而以林业碳汇为主的CDM项目由于技术规则、管理运行及程序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项目比例和交易量均较小。“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相关减排的工业项目将逐渐限制。”赵果认为,林业碳汇虽然投资大、周期慢,但更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

另一个利好因素是,根据相关政策,2017年国家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将倒逼企业要在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碳排放量少的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