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清新福建 > 正文
泉州精细化管理扮靓古城 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usa.fjsen.com 2016-05-03 10:10:5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推行精细化管理,从细处着手为市民打造更好的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图为市区大坪山建成喷雾系统,景观更美。(陈起拓 摄)

本报讯(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王宏娥)“五一”小长假,不少常年在外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回到家乡,对泉州城市的变化赞不绝口。“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在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的背后,是近年来城市管理部门的“精耕细作”实践。

鼓励市民参与 以高处理率赢信赖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追求的;群众不满意的,就是我们必须改进的。”以公众需求和满意为导向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市民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主人,于是市政公用人开始探索新的“游戏规则”——在部门决策与市民诉求之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平等对话、协商一致、民主开放的桥梁,力推城市管理公民参与。

为鼓励民意表达,回应公众诉求,市政公用人大胆尝试、积极构建公众参与的开放平台。2012年起该局在本局及所属事业单位全面开通11个政务微博,同步设立114有奖举报热线,又陆续开通公共微信平台,成立市容市貌观察团、市政志愿服务队、市民文明劝导队。联合媒体辟设多个专栏,成功举办“社区寻美”“最美城市绿化”“十佳环卫工人”系列评选活动,举办局长微访谈、博友座谈会、媒体见面会等十多场次,极大地调动了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泉州市政”微博粉丝总计超40万人,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获评“泉州最具服务精神政务微博”。有奖举报累计发放奖金36万元,累计接收群众投诉1.6万件,及时处理率97.5%。

数字的背后,是调整、改革和适应的艰辛摸索。与群众对话畅通无阻的同时,各种热难点问题接踵而至:马路拉链、井盖遗失、路灯不亮、绿化缺株少苗、污水溢流等,都是“老大难”问题,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市政公用人选择了直面困难、善做敢为,通过建立道路挖掘提前报备、行政执法中队入驻、多部门联动限时补缺、微博无缝转接处置等机制,加之城市综合考评督促整改,形成城市管理的闭合循环,成功化解了一个个难题,以真诚和实效赢得市民群众的信赖。

定人定岗定责 以精细管理换实效

“一个井盖缺失,可能就是一条生命;一棵树木倒伏,可能就阻断整条路的交通。”城市管理者时刻如履薄冰,市政公用设施精细化管理应运而生。

2012年年初,市政公用局开始尝试精细化管理,定人定岗定责,对市政道路及其路灯、路缘石、井盖等附属设施,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户外广告、排水排污等进行地毯式覆盖、无缝化对接巡查,设施完好率大大提高。在全省率先实施市政道路的各类井盖防坠网安装3万余个,完成市区市政路灯“身份证”标识加装,开展市政桥梁结构检测和荷载试验、城市公园星级评定等。2015年下半年,又将精细化管理范围拓展至燃气、环卫、项目建设等,分门别类制订了11份精细化管理细则,配套建立跨部门协调的联动机制,并同步实施精细化考评。精细化管理实施以来,累计修复市政路面约6.5万平方米,补植绿化苗木59万株、疏通清淤管道179公里、改造道路积水点327处,拆除违章户外广告3500多平方米,市政设施完好率进一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天然气供气总量达10.29亿方,比福州、厦门、漳州、莆田等四市供气量的总和还多,燃气市场一直保持平稳态势,精细化管理功不可没。

追求管理更好 以智能标准促提升

“城市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城市管理者追求城市宜居、群众福祉的脚步永不停歇。”近年来,我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收入囊中,东亚文化之都声名远扬,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城市宜居指数虽有明显提升,但城市管理仍任重而道远。市政公用局将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抓紧整合、建设泉州市政公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力求从根本上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粗放型、碎片化城市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市政设施的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此同时,加快城市绿道山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垃圾处理产业园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城乡供水、供气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市政公共服务社会购买;以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为抓手促进美丽乡村、美丽泉州建设,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