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投资福建 > 正文
南方海带扎根全国形成创意产业链 新产品受到欢迎
usa.fjsen.com 2016-04-19 10:55:47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海带糕点。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林雯 图/记者 张奇辉)海带,是最常见的食用藻类。在中国,海带是养殖规模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海藻栽培种,产量居世界第一,而福建、山东和辽宁沿海地区都是主要养殖区,年产值近70亿元。

4月正是福建省海带丰收的季节,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海带,其实来源于我国北方海区,更准确地说,最早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上世纪50年代末,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藻类课题组从我国北方引进了“日本海带种”,在福建省闽东地区实现了“北苗南育”。而半个多世纪后,经过不断选育改良的“南方海带”又再次实现了返销,回归北方海区“安营扎寨”。

“培育”期

半世纪培育,形成“福建种”海带

北方海带初次南移,最初经历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如何让根植于北方寒冷水域的海带在南方的温暖海区顺利“落水生根”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研究,在科学掌握海带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盐需求等环境要素后,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海带南移养殖技术”。

很快,安家八闽海域的北方海带迎来发展全盛时期,形成集苗种繁育、养殖、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丰产和稳产的海带养殖业迎来数十年的飞速发展时期。据2009年至201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计数据显示,福建省海带年总育苗量达到178.5亿株至207.3亿株,占全国总量的47.8%至69.5%;海带养殖产量达到43万吨至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1.2%至54.4%。这时,安家八闽的海带在历经近半个多世纪的自然选择后,形成了一个耐高温的独立地理种群——“福建种”海带。

“调整”期

海带出现减产,成本不断上升

都说物极必反,盛极而衰,从现在反观当时,达到鼎盛时期的福建海带养殖产业似乎也没能逃脱这样的自然法则。省水产研究所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琪表示,由于“福建种”海带是长期自交形成的养殖种,一直缺乏外部优质基因交流,遗传结构较单一化,在育苗生产中存在着明显的种质极易逐代退化,苗种质量下降,抗逆性不强等实际问题,反映到产业现实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养殖户种植的海带开始出现减产,成本却不断上升。

外部环境也在影响着福建海带的产量。研究人员表示,相较于北方海区,福建省海带养殖海区的海水透明度较低,海带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相应下降,导致叶片难以长到深层水域。再加上南方海区海带养殖周期短,且梅雨季节的大量降水严重影响了海带的叶片生长速率、叶片长度、干鲜比等优势,导致南方海带普遍比北方短,单产也明显低于北方海区。

“发展”期

建成南方特色的海带种质资源库

为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2011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应用藻类课题组在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和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等支持下,联合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和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启动了南方海带种质资源库建设和新种质的创新研发。

科研创新的目的是为了研发出更高产的海带种苗,而在此期间,需要科研人员对不同经济性状的雌雄海带配子体进行“拉郎配”,通俗点说,也就是对海带“择优而育”,使其产生更适应南方海区养殖的优质后代。目前,省水产研究所已经建成南方特色的海带种质资源库,海带雌雄配子体库存量达到1200多株。利用配子体克隆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几个选育系,其中1个聚合宽厚复合性状的选育系已经在福建和辽宁大连海区大面积养殖,1个耐高温早厚成选育系也在福建海区进行中试养殖,收获的海带产量能提高15%。

食用海带

新产品受欢迎

省水产研究所在海带精深加工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水产品加工研究室的李庐峰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目前该所已经研发了20多个食用海带新产品,其中海带面、海带豆腐、海带糕点、海带糖果、海带珍珠奶茶等创意产品已实现成果转化,产品均陆续上市。科研人员认为,天然海藻中含有丰富的海藻碘,其含有有机酪氨酸碘,可以被人体均衡吸收,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补碘新产品,在食品“回归大自然”的呼声中,比直接摄入加碘食盐更健康。

相关阅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