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美国频道> 专题> 正文

福建土楼深陷“申遗”成功后的纠结

 新华网福州9月24日电(记者孟昭丽)秋高气爽,漫步在福建南靖云水谣古镇的悠长古道,千年老榕的身影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水中,一座座神奇的土楼点缀在田野间。

“十年后,这里的水还能否如此清澈?可在其中嬉戏?”一位当地居民无不担忧地说。随着游客的增多,溪水边的饭店和旅店多了起来,污染已经在悄悄威胁着这座美丽的古镇。

“申遗”成功后的福建土楼,正深深陷入“出名”的烦恼和纠结。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之间的钢丝绳上保持平衡,是土楼当下面临的最大难题。

回当地搞旅游比外出打工收入还多

80岁的老人江恩庆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土楼。江恩庆的家是位于福建永定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因其造型奇特、规模巨大,被称为“土楼王”。

“十几年前,我们靠种烟有点收入,土楼里很多户住一起,养鸡养鸭的,环境比较差。后来,年轻人都走了。”江恩庆说,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游客越来越多,50多个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在家门口开茶叶店,做各种小生意。

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年,江恩庆的大孙女江秀萍便回到这座土楼生活。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厦门打工,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除去各种开支,剩下很少。现在在土楼当导游,一个月收入在1500元到1800元之间,还可以随时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不用出门,江恩庆在家门口就可以有好几份收入。他整理出一个房间卖茶叶和各类工艺品,一年能赚几万元,一家人每年还可以从旅游门票收入中分得一万多元。

江恩庆也有担忧,眼看着土楼里的人气旺了,但土木结构的土楼承受不了很多游客的踩踏。“后来开始限制游客上楼参观,我的心才算踏实了。”他说。

来自永定县的数字显示,国内外游客接待量从2007年的9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404.1万人,旅游总收入从5.2亿元增到了28.5亿元。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下坂村的裕昌楼据考证是当地最古老的土楼。“1998年我回到这座楼的时候,只有38个人住在这里,现在楼里已经有123人了,大家能回来的基本都回来了。”裕昌楼“楼主”刘纯维说。